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王石談人生高點和低點:知識的登山沒有頂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01 11:59:54


  中評社北京4月1日電/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不是他頂峰的時候有多高,而是從頂峰跌落低谷之後的反彈力有多大。人的生命有限,是去登物理的山還是去登比珠峰還難的知識的山?顯然我選擇了知識的登山。

  3月30日晚七點,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劍橋短暫休假回國的著名企業家王石、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經濟學家周其仁做客騰訊思享會,圍繞“企業家精神與中國未來”展開對話交流。王石發表20分鐘開場演講,分享其“M”人生的兩個高點與一個低點,舉例企業家褚時健75歲創業的勵志故事,“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不是他頂峰的時候有多高,而是從頂峰跌落低谷之後的反彈力”。挑戰完七大洲最高峰和南北兩極點後,王石坦言將會放棄登物理的山峰,而是要攀登知識的高峰,知識的登山沒有頂峰。以下為王石主題演講部分發言實錄:

  追懷北大山鷹,中國人缺的是冒險精神

  今晚主題叫“企業家精神與中國未來”。實際上講企業家精神對我壓力不是很大,但把企業家精神和中國未來聯繫在一起,壓力就非常大了。當然有兩個方法,一個就是顧左右而言他,別談這個話題,再一個就是把這個話題推給下一個演講者。

  非常榮幸的是這個安排是與周其仁教授合作,我先以我個人和萬科案例來講一下企業家精神,20分鐘之後由周教授展示中國未來的可能性。(現場笑)

  我今天講一個字母“M”,它是有三個點,兩個高點一個低點,咱們就講“M”這三個點。

  第一高點,2003年,我開始登希夏邦馬峰,在西藏和新疆有六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完全在中國境內的只有一座就是希夏邦馬峰。記得進入大本營第二天,天氣陰沉,刮著北風,下著小雪,我們在帳篷裡聊天,藏族的朋友說有一位客人來看你,我很好奇,在這裡誰會來看我呢?進來一看是北大山鷹社的前社長,我說你怎麼在這裡?他說明年北大山鷹社20周年,他們給2002年遇難永遠留在希夏邦馬峰的學子建一座墓碑,所謂建一個墓碑就是用石頭壘起來,帶著五塊不銹鋼的遇難學子的相框。

  第二天,我們就一塊選一個地方建這個墓碑。碑對著東北方向,舉行了一個儀式紀念,那天早上光線非常好,我想拿照相機照下來,做一個記錄。因為墓碑照片是不銹鋼的,看到照片的時候我愣了,我在拍照。但拍出來的不是被紀念者的頭像,而是我自己的的像印到了不銹鋼上。我愣住了,從年齡上來說,也許應該是我的頭像在這上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