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學者談抗戰劇:“雷劇”是其深層的價值迷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07 10:40:53


  中評社北京8月7日電/抗戰劇的感染力不僅來自故事、人物和場景,更來自抗戰歷史傳遞出來的中國人民的正義追求與頑強信念。藝術品格和精神價值的雙重實現,是抗戰劇吸引人、感染人的重要保障

  新世紀以來的一些抗戰劇,在不斷進行藝術創新、個性化探索的同時,受市場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出現了急功近利的浮躁之氣,娛樂化創作傾向凸顯

  對抗戰歷史有總體性的把握,對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有最基本的判斷,這是抗戰劇創作的起點,不能置一切推動歷史發展的努力於不顧,置新時代下一個不斷確認的文化自我和國家民族的精神傳揚於不顧

  戰爭題材影視作品,因為先天具有波瀾壯闊的歷史背景、紛繁複雜的人物事件、恢弘磅礴的戰鬥場面等,長期為影視界所鐘情。尤其是以抗日戰爭為主題的電視劇,講述當下國人熟悉甚至親歷的歷史事件,再現那些激蕩人心的歷史瞬間,具有廣泛的觀眾基礎,在當代熒屏上占據很大比重。一個基本共識在於,抗戰劇的感染力不僅來自故事講述、人物塑造和場景再現,更來自戰爭書寫與歷史表達所傳遞出來的中國人民的正義追求與頑強信念。藝術品格和精神價值的雙重實現,才是抗戰劇吸引人、感染人的重要保障。

  創作演變的兩個趨勢

  一般說來,抗戰劇主題明確、敘事宏大,以現實主義為主要審美訴求,旨在通過對抗戰歷史的資源發掘與藝術加工,增進觀眾的歷史認知和民族情感。題材的特殊性決定了抗戰劇的思想教育功能。1984年熱播的首部抗戰題材電視連續劇《夜幕下的哈爾濱》,講述的就是“九一八”事變後,地下黨與日寇英勇鬥爭的故事。此後的《鐵道游擊隊》《敵後武工隊》等也是聚焦革命隊伍的艱苦卓絕、勇敢頑強,宏大敘事及其主題表達日漸嫻熟,與當時的抗戰電影以及其他紅色主題的作品形成了呼應。

  上世紀90年代以來,電視業蓬勃發展,抗戰劇也進入突飛猛進的發展時期。從2001年到現在,全國發行的較有影響力的抗戰題材電視劇有百餘部之多。《歷史的天空》《我的團長我的團》《我的兄弟叫順溜》《中國地》等作品,嘗試打開創作視野,跳出單一化的敘事模式:有的注重講述傳奇故事,有的深刻表現革命精神,有的努力挖掘英雄身上平凡人性的一面,有的創新視聽表達以提升審美內涵……總的來說,主題內容和表達手段不斷豐富,具有藝術個性的作品大大增多,創作生產與時代現實、社會思潮甚至是國際語境的聯繫也越來越密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