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十三陵未發掘地宮 永樂大典正本或藏永陵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25 12:28:53


資料圖:明十三陵中的祖陵——明長陵。
   
  胡漢生表示,永陵的規模確實越制,這是當時嘉靖皇帝皇權膨脹方面的物化表現。
  
  據其介紹,越制主要表現在建築規模、選材用料等多個方面。按照《大明會典》的記載,永陵寶城直徑為81丈,祾恩殿為重檐七間,左右配殿各九間,其規制僅次於長陵;祾恩門面闊五間,與長陵相等,之後僅定陵與之同制。
  
  用材上,永陵的明樓完全是磚石結構,沒有一點木頭,鬥拱、額枋、檐椽飛子等均為石質雕刻,寶城的垛墻都是花斑石。此外,永陵的方院和寶城外,還有一道前七陵都沒有的外羅城。
  
  目前,永陵的保存情況較好,現場專家說,這是保存較完整的一座明皇陵。由於永陵等陵墓未發掘也未對外開放,目前實行的是封閉式保護,安裝監控,幾名保安24小時值班,力求保護原貌。
  
  對於“永樂大典的正本在永陵”的傳說,胡漢生認為,這有可能,因為嘉靖皇帝生前特別喜歡這本書,經常放在身邊閱讀。“因為只抄寫一部,嘉靖擔心著火損毀,又組織人重新抄了一部。之後人們發現的版本都是副本,因此正本可能隨葬在地宮之中。”
  
  釋疑
  
  乾隆曾盜用永陵中的金絲楠木?
  
  專家:只是傳說;因清朝修繕陵墓時楠木較為稀少,因此把楠木鋸短
  
  清朝乾隆50年到52年,對明十三陵進行修繕時,出現了拆大改小,把楠木鋸短,改變建築結構等情況。坊間一直有傳說稱,乾隆皇帝對明永陵中的金絲楠木覬覦已久,想將這些楠木用到自己的皇陵中,並借著修葺名義將楠木盜走。
  
  胡漢生稱,這只是傳說,乾隆當時並沒有把珍貴的金絲楠木拆下來運到別處去,或者修建自己的皇陵,只是把一些楠木的墩子,即修繕時截下來的邊角料運到清朝的倉庫中。“之所以有這樣的傳言,可能當時百姓不清楚真實情況,只是發現原來大的陵內建築變小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