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明朝共有十六帝 為何北京只有“十三陵”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14 09:28:35


  明朝(1368年-1683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元朝末年,政治腐敗,元順帝統治時期,爆發了紅巾軍起義。朱元璋參加了紅巾軍,他南征北戰。1368年,朱元璋以應天府(南京)為京師,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建立了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從明太祖:“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諱元璋,字國瑞,姓朱氏。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鐘離。生四子,太祖其季也。母陳氏。年號洪武(1368年-1398年) 應天孝陵”到明毅宗:“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諱由檢,光宗第五子。母賢妃劉氏。年號崇禎(1628年-1644年)昭陵 。”明朝共傳十六位皇帝。

  大多史學家都認為明朝是16皇帝(從太祖到毅宗),也有的認為是17帝(加上安宗)。有的人認為:“如果承認南宋最後兩位皇帝,在福州即位的宋端宗趙昰(景炎帝)和在崖山即位的宋末帝趙昺(祥興帝)[編者注:這兩位皇帝是元朝攻陷臨安,俘虜南宋正統皇帝後,由遺臣所立,一般認為不在正統帝系內],就應該承認明朝最後幾位皇帝即19位(加上安宗,安宗,昭宗三位[編者注:這三位即清軍入關後,明代遺臣所立的“南明”皇帝])。”

  明朝萬歷朝中期始,皇帝怠政,官員腐化,關外女真叛亂,明朝開始 走向衰亡。天啟年間閹黨專政加快了這一進程的發展。至崇禎年間,多處爆發民變,後金軍隊也突破長城,五入關內。

  公元1644年,大順軍隊攻占北京,崇禎帝自縊,但由明朝宗室在華南又鬥爭了數十年,直到明永歷年間(1680年代)方被清軍徹底滅絕。

  南明至少有五個皇帝,兩個監國。明安宗弘光帝、明紹宗隆武帝和明昭宗永歷帝得到史學屆普遍承認,魯監國、潞監國沒有稱帝,不算;隆武帝弟弟紹武帝和永歷帝一起稱帝,但很快就殉國了,連廟號也沒有,可以不算;定武帝據研究是訛傳,也不算。

  明初以應天府(今南京)為京師,明成祖朱棣在位時以順天府(今北京)為京師,應天府改為留都永樂三年,朱棣將北平改名北京,稱行在,並設立北京國子監等衙門。永樂四年,他下詔在北京修建宮殿。1409年,朱棣巡幸北京,在北京設立六部與都察院,並在北京為逝世的徐皇后設立陵寢,已經顯示遷都的跡象。經過十幾年的經營,北京初步得到了繁榮。1416年,朱棣公布遷都的想法,永樂十五年開始大規模營造北京,永樂十八年宣告完工,永樂十九年正式遷都,從此明朝根植於北方,除“南明王朝”外,大多皇帝在當時的北京壽終正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