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氫彈之父”於敏去世 曾隱姓埋名28年 
http://www.CRNTT.com   2019-01-17 14:54:13


  中國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改革先鋒於敏,於1月16日在京逝世,享年93歲。

  於敏,被譽為“中國氫彈之父”,他從1961年便開始氫彈理論探索,為中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國防實力的增強作出了開創性貢獻。

  1926年,於敏出生於天津。1944年,他考入北京大學。後以北大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績成為了北大理學院的研究生。1951年研究生畢業後,他被慧眼識才的錢三強、彭桓武調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專心從事“原子核理論”研究。

  開始工作後沒有幾年,於敏便寫出了許多有重要影響力的論文和專著,其中包括於敏與楊立銘教授合著的中國第一部原子核理論專著——《原子核理論講義》。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於敏是“兩彈一星元勛”之中,為數不多的沒有留學經歷的專家之一。

  1961年,已是國內原子核理論研究領域頂級專家的於敏接到了新的任務:研製氫彈。他毫不猶豫地放棄持續了十年、已取得了很大成績的原子核研究,表示服從分配,轉行。從那時起,他開始了長達28年隱姓埋名的生涯。在這個過程中,於敏和鄧稼先發明了一套只有他們內部人才聽得懂的暗語:“我們幾個人去打了一次獵……打上了一只鬆鼠。”“但還不能把它煮熟,需要進一步研究。”

  為了盡快研製出中國自己的氫彈,於敏廢寢忘食。先是埋頭於堆積如山的計算機紙帶,然後做密集的報告,率領大家發現了氫彈自持熱核燃燒的關鍵,找到了突破氫彈的技術路徑。1967年6月17日,羅布泊沙漠腹地,一朵蘑菇雲升騰而起,中國氫彈試驗取得成功。

  “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於敏一生載譽無數。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於敏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並獲評“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

  面對紛至沓來的極高榮譽,於敏一如既往地保持著謙遜。在諾貝爾獎得主、核物理學家玻爾訪華同於敏會晤,稱其是“中國的氫彈之父”時,於敏婉拒了這個稱謂,他說:“一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沒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進祖國的強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來源:北青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