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博士爸爸為讓女兒防霧霾自造兒童口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31 15:34:04


 
  “博士爸爸”組團為制兒童口罩各施所長

  整個團隊有三四十人,有材料科學的、醫學的、設計的、心理學的,他們大多都有頂博士帽。

  買不到合適的兒童口罩已成為家長們普遍的煩惱,能不能自己做一款呢?去年11月,侯琰霖把這個想法發到了微信朋友圈。

  侯琰霖說,最開始只是想約幾個朋友一起籌資做口罩,但隨著志願者和關注者越來越多,這個原本為自家孩子做口罩的行動變成了一項公益行動。

  “我們整個團隊有三四十人,來自各個專業,有材料科學的、醫學的、設計的、心理學的,由於我的社交圈子主要在高校裡,這些朋友大多都有頂博士帽。”侯琰霖說,大家都是志願者,在製作口罩過程中每個人都主動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

  例如,北京大學口腔醫院頜面外科副主任醫師劉樹銘博士查閱了很多醫學文獻,為團隊做了很多學術支持。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稅靜博士作為服裝設計專家,對面料和製作工藝提了非常多的專業意見。

  經過團隊的不斷討論,最終對兒童口罩的製作形成了一份共識,即要充分考慮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要有深思熟慮的創新設計。“兒童口罩絕不是將大人的口罩做小就行了。”

  模板3D打印開發佩戴最舒適的口罩

  他們在網上征集兒童面部特征數據,並且將每一次的3D口罩模型進行試戴,想要開發出孩子們佩戴最舒適的口罩。

  “畫圖設計完成後,我們就開始製作模板。”侯琰霖說,團隊想出用3D打印的方式製作模板。“剛好,我們一位清華校友郭戈博士創辦的公司是第一家將國產3D打印機出口海外的中國公司。”

  郭戈在聽說這個項目後,作為爸爸的他主動表示願意免費提供3D打印的技術支持。侯琰霖介紹,因為3D技術的介入,讓兒童口罩研發進程大為加快,目前已經改進做到了第六版。

  在3月中旬,完成第三版3D打印時,他們發出一個征集活動,征集1周歲至6周歲的孩子,並對他們三維掃描。侯琰霖說,為了讓口罩更具有普適性,就需要測量更多的兒童面部特征數據,並且將每一次的3D口罩模型在孩子臉上試戴,隨時修改,最終才能開發出佩戴最舒適的口罩。

  “我們發布僅僅兩天多,就有三四十個家長表示願意帶著孩子過來。我們希望能采集到500多個樣本,這樣才能有廣泛的代表性。”侯琰霖甚至還設想,如果采集的樣本足夠多,還可以把孩子的面部特征制成數據庫,“這樣直接在電腦上就可以驗證設計方案是否合適孩子的臉型。”

  侯琰霖說,在兒童口罩最終確版時,還將把數據寄往美國完成最終的柔性材料3D打印。“柔性材料的3D打印目前只有國外才有。”侯琰霖說,一位美國加州的知名華人設計師已經表示,由他來聯繫美國的公司提供贊助,無償打印柔性透明模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