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吉林一老翁25年通過標本製作讓鳥兒重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07 10:27:50


  中評社香港3月7日電/走進吉林省輝南縣退休教師胡振濤的家,如同進入了一座鳥類博物館,櫃上、墻上、書桌上,隨處可見的鳥類標本栩栩如生。

  據新華網報道,“這種鳥外號叫‘臭姑姑’,學名叫戴勝,吃害蟲可是一把好手……”,在親手製作的鳥類標本前,今年已八十高齡的胡振濤精神矍鑠。25年來,他耗資數萬元,製作各種鳥類標本700余件,堪稱“吉林民間鳥類標本製作第一人”。

  上世紀80年代,時任輝南縣某中學副校長的胡振濤,看到生物課堂上老師們的講授枯燥無味,便和教師們一起摸索製作標本,通過合法途徑購得鳥類、蛇、家禽等動物屍體,讓它們在教師們的妙手下重現“生機”。

  1989年,胡振濤退休,這也成為他鳥類標本製作生涯的起點。起初,他到市場上買死鳥製作標本。後來,很多人發現他有這個愛好,撿到死鳥便直接送到他家。胡振濤說,做標本的時候,想著它們飛翔于山林田間的樣子,心裡很難過,自己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地還原這些鳥兒在大自然裡的真實姿態。

  在胡振濤的感染下,老伴法乃琴原本對標本製作技術一無所知,但胡振濤愣是把她培養成了一名標本製作“專家”。“做標本就好比繡花,但我的眼睛有些花了,解剖、縫合時得戴著花鏡。鳥的皮很脆弱,必須要很小心”,法乃琴說。

  隨著時間的推移,胡振濤夫婦開發出了一套簡單實用的工具,從市場上買回的小珠子成了鳥兒的眼睛,裁紙刀、別針等成了製作標本的“法寶”。兩片小鋼條、一塊小木板搭成的標本底座,看起來雖然簡單,但擺起來卻很結實。

  胡振濤告訴記者,製作材料雖然大多簡單易得,但日積月累下來,花銷著實不小,單單是支撐標本的小鋼片,每年就要用掉千八百條。“這些年做標本的花費至少有五六萬元,我和老伴每月兩千多元的退休金相當一部分都用在了標本上。”

  在輝南縣生存的430余種鳥類中,20多年來,胡振濤已製作了其中300多種鳥類標本,當中不乏一些珍稀品種,各種標本擺滿了他60平方米的房子。為了使這些標本發揮更大作用,2012年,胡振濤將其中的400余件捐獻給了市科技文化中心。

  鳥兒“飛”走了,胡振濤就像送別遠行的孩子一樣,心中既有些不舍,又為它們有了新歸宿感到高興。

  捐獻之後的兩年時間裡,胡振濤又製作出各類標本200余件。每逢“愛鳥周”等機會,他和老伴都會把標本帶到學校,為學生講解鳥類知識和保護常識。“我做標本的目的,就是為了向社會特別是青少年宣傳愛鳥、護鳥知識”,胡振濤說。

  雖然年已八旬,但胡振濤並不打算停下製作鳥類標本的腳步。眼下他最大的心願就是為這兩年製作的200余件標本找個“婆家”,並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保護鳥類的事業。“我雖然老了,但我保護自然、保護鳥類的心一點也沒老”,他說。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