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網信辦:下半年全面推動政務微信公共賬號設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09 10:35:06


  中評社香港8月9日電/8月7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根據這十條《暫行規定》,微信等即時通信將實行“後台實名制”,此外,未經批准的公眾賬號不得發布、轉載時政類新聞。業界將這一新規定稱為“微信十條”。昨天,網信辦副主任彭波表示,下半年網信辦將大力推動政務微信的力度,通過下文件、下指標等形式,全面推動政務微信公共賬號的設立。

  8月8日,國家網信辦召開了“積極運用即時通信工具服務社會” 的座談會。會議邀請了地方網信辦、政務公號代表、傳統媒體公號代表、即時通信工具企業負責人以及自媒體公號代表等參加,就即時通信工具未來的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與此同時就新發布的“微信十條”做了進一步解讀。

  全面推動政務微信公共賬號的設立

  相對於微博等網絡平台來講,即時通信工具平台上的謠言危害要更大一些。彭波指出,由於微博是個公開的環境,有造謠的人,也有辟謠的人。大家在開放的環境下,對於謠言有著平衡的力量,有輿論場淨化的功能。

  “然而,對於即時通信工具平台來說,它是一個封閉的環境,謠言是在一個封閉的圈子里傳播,即使有辟謠的信息也很難有效的傳播出去。”彭波表示,在像微博這樣的開放環境中,由於彼此不相識,用戶對信息的信任度是有限的。而像微信一類的朋友圈,是熟人的圈子,有很強的可信度,在這種環境中的謠言很容易被人接受。對於這個角度來說,謠言的危害更大。

  因此,我們如何在即時通信工具服務中間建立一種強有力的辟謠機制,這是個重大的課題,在落實新規時,這個課題必須要“破”。同樣的,如何讓謠言在及時通信工具中減少傳播,也是重要的課題。

  彭波指出,目前,中國的政務微博的公共賬號已經達到了25萬,而政務微信公共賬號僅有6千。下半年網信辦將大力推動政務微信的力度,通過下文件、下指標等形式,全面推動政務微信公共賬號的設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