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北京冬奧會場館:水立方變“冰立方”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31 14:09:25


 
  冬奧會對於場館功能、設施等各方面的要求與夏奧會區別很大,現有場館在從夏奧會賽場到冰場的“變身”過程中,也面臨著設計和技術層面的諸多挑戰。

  按照規劃,“水立方”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及冬殘奧會期間將承擔冰壺和輪椅冰壺等項目的比賽,據北京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楊奇勇介紹,屆時“水立方”將變身“冰立方”,比賽大廳將變為設有4條冰道的標准冰壺賽場,部分賽事配套設施如臨時觀衆席、運動員更衣室等,將根據需求進行改造。

  冰壺比賽對冰面條件的要求近乎苛刻,單是鋪設冰道一項就需很高的技術含量:澆冰要用淨水,冰面溫度要嚴格監測和控制,保證冰面不濕滑、硬度和粘度適中。一般來說,冬奧會冰壺場地貼近冰面的溫度在零下10攝氏度左右,才能達到比賽要求,但是現場觀衆席又不宜溫度過低,一般要控制在16—18攝氏度之間。要兩者兼顧,場內的空調系統和造冰設備則需要更加複雜、精准的設計和改造。

  楊奇勇表示,場館要嚴格保證冰面質量,不能因為觀衆進出對冰面產生幹擾,同時也要保證觀衆的觀賽體驗,兩者缺一不可,除此之外,現場的燈光和音響系統也將進行改造,以滿足冰面質量以及高清電視轉播的雙重要求。

  面臨同樣問題的還有五棵鬆體育館,2022年北京冬奧會,備受關注的冰球項目將在這裡舉行。屆時,館內1800平方米的籃球場地將被改造成冰面。據五棵鬆體育館品牌部總監袁穎慧介紹,由於場館建設之初就已經預設了整套制冰系統,因此改造工程的規模會小一些,“冬奧會籌備將更多針對後台用房、觀衆席和更衣室等配套設施的改造和建設。”

  隨著規劃細則的出台,各主要場館在奧運會後的賽後利用也逐漸清晰。五棵鬆體育館計劃在主場館東南方向新建兩個冰球場地,賽後將對公衆開放;“水立方”擬在南廣場新建地下冰場,并將在奧運會後實現游泳季和冰季之間的切換,讓公衆體驗冰上運動的樂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