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美大學籃球差的不只是瘋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07 10:27:04  


 
  顯然,CUBA還無法做到這一點,畢竟我們校園體育的文化、傳統與美國有著巨大的不同。“大學”這個詞對於高等教育高度普及的美國人來說有著特別的意義,幾乎每個人都有一段不同的校園生活,而所有這些回憶,都會因為籃球被喚醒。現役NBA球星克里斯•保羅曾表示:“如果問我進入NBA有什麼遺憾,那就是我再也回不到校園了。”美國男籃主教練沙舍夫斯基更是多次拒絕NBA球隊的執教邀請,繼續在大學當教練。相比之下,在中國大學生的體育記憶中,更多的是競技體育在奧運會上的爭金奪銀,而並非更加單純的學校體育。

  CUBA從1996年創立至今,已經走過了15個年頭。如今,越來越多的高水平專業教練走進校園,CUBA在不斷地通過各種方式向NCAA學習,比如嚴格控制大學生球員的訓練時間、聘請NCAA的教練作為中國大學球隊的隨隊顧問等。不過,這充其量也只是形式上的效仿,因為大學校園雖然掀起了一股籃球熱,但並未受到全社會的認同。而我國教育和體育體制上的分離,使得學校體育和職業體育無法得到有效的銜接。

  目前在CBA效力的大學生球員屈指可數,劉子秋、劉久龍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名字,但NCAA絕對是NBA的夢工廠。“大鳥”伯德和“魔術師”約翰遜曾經有過一段非常令人感慨的對話。當時,伯德問約翰遜,如果現在請你向全世界不瞭解NCAA的人介紹它,你會說什麼?約翰遜回答說:“我想告訴全世界,這裡不會有太多的科比或者勒布朗•詹姆斯,除了他們之外,幾乎所有的籃球巨星都是從這裡走出。”

  正是由於CUBA和CBA目前還無法實現有效的銜接,甚至一度存在的CBA青年隊和CUBA球隊的交流比賽都停辦了很久,CUBA顯然無法像NCAA那樣,成為CBA的球星工廠,自然也就無法像NCAA那樣,形成校園籃球的文化和傳統。

  在美國,大學校隊的球迷數量會隨著一届届畢業生的離校而穩定增長,為了母校球隊比賽不惜花費重金的球迷不在少數,而這些球迷對那些能夠進入NBA效力的校友,更是給予特別的關注。而中國的大學生,因為CUBA的存在,雖然能感受到校園籃球的魅力,但由於學校體育無法上升為更有魅力的職業體育,這樣反而影響了校園體育的吸引力和延續性。(來源:《中國青年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