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誰說足球與學業在校園不能兼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19 09:33:00  


 
  人們普遍認為,足球之所以難進校園,主要是因為缺乏基層教練、學校場地限制、安全因素以及學習壓力太大等因素。特別對學業問題,普遍的態度是,愛踢球的孩子必然學習不好,學習好的孩子必然不愛踢球。記者在海淀實驗小學採訪時,隨便叫過來一個小隊員,問他學習成績如何,得到的回答都是“挺好的”。而在這些踢球的孩子中,甚至還不乏學習尖子,“我數學和語文在班裡都是第一名,英語是前十名。”三年級的小隊員王甫元告訴記者。另一名學習尖子是二年級的白炅,他在足球方面被李鴻和殷超兩名教練看做是“未來之星”,“我語文和數學的成績都挺好的。”白炅告訴記者。記者問其他小隊員踢球是否會耽誤學習,他們紛紛表示“不會”。

  “實事求是地講,確實有一些孩子比較淘氣,但你不能奢求每一個踢球的孩子學習成績都很出色。我可以負責任地說,我們足球隊的孩子,沒有一個因為踢足球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的。”殷超告訴記者。蔡偉也告訴記者,青年城小學足球隊的孩子們,是採取插班就讀的方式,“他們學習成績也不差,一般都在中游水平。”

  其實,影響校園足球開展的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意識。雖然是重點小學,海淀實驗小學的體育場地其實也不大,但每天放學後,籃球、田徑等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都在有條不紊地開展,足球由於占用場地大,又有一定的危險性,被安排在其他體育活動之後進行。這樣既不會因踢球誤傷其他學生,場地也得到了合理使用。

  除此之外,家長對足球、對體育鍛煉的認識也需要提高。蔡偉告訴記者,同是帶孩子來踢球,中國家長和外國家長的表現是截然不同的。外國家長陪孩子來踢球,看到孩子在球場上奔跑,表現出的是發自內心的高興。不論孩子的表現怎麼樣,都能聽到他們的鼓勵和加油聲,因為外國家長更注重通過體育鍛煉給孩子帶來健康和快樂。而且,即使他們的孩子在訓練中受了傷,也從沒有找過學校或教練的麻煩。而中國的一些家長,在看自己的孩子踢球時,往往表現出擔憂和緊張。

  殷超告訴記者,現在家長對於體育鍛煉的認識雖然有進步,但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剛組建球隊時,我幾乎每天給家長們打電話,苦口婆心地勸他們讓孩子來訓練和比賽,但家長們總是以上課外輔導班為理由而拒絕。現在已經大有改觀。我們隊有一個孩子,原來經常咳嗽,但自從參加足球隊訓練以後,什麼病都沒有了。現在,這個孩子的家長就非常支持他來訓練。但是,還是有些家長不支持,對此,我們也沒有更多的辦法,只能繼續做工作。”

  不過,不得不承認的是,像青年城小學和海淀實驗小學這樣勇於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學校,在北京都屬於鳳毛麟角,可想而知,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校園足球活動將是件多麼任重道遠的事。而這無疑需要包括教育部門和體育部門在內的多個部門聯手協作,更需要整個社會給予我們的下一代得以實施“終身體育”的空間。(來源:《中國青年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