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百姓健身房或可緩解城市健身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28 14:59:31  


  中評社北京3月28日電/近日,位於上海市嘉定區新成路街道的“365百姓健身房”正式運營,吸引了不少周邊市民的目光。市民每天最低只需花1元錢,就能在這個健身房裡使用健身器械,進行體質監測,徵求健身建議,並接受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健身指導。

  眾所周知,目前制約我國全民健身事業發展的一大“瓶頸”,就是老百姓身邊的健身設施太少,而商業健身設施和場地的價格又難以接受。上海“百姓健身房”以其價格的低廉和選址的便民性,有助於改變城市居民健身難的狀況。但“百姓健身房”也是新生事物,它的未來發展能否擴大覆蓋面,以及維持“百姓健身房”長期發展的長效機制能否不斷完善和保持,仍然是個疑問。

  新成路街道“365百姓健身房”只是上海市目前建成的30餘個百姓健身房中的一個,據上海市體育局副局長李偉聽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根據上海市的“十二五”計劃,全市將建成100個百姓健身房,其中2011年計劃建成30個,實際完成34個,今年計劃建成30個,目前申報的有38個。

  “目前,街道和社區建設百姓健身房的積極性很高。”李偉聽說,因為一方面像“百姓健身房”這樣建在社區裡的便民健身設施確實很受歡迎,另一方面,根據上海市的國民體質監測結果,市民的力量素質急需提高,而健身房在提高健身者的力量素質方面是最有成效的。

  但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市區裡的土地資源已經十分緊張,一些地段更是寸土寸金,百姓健身房如何得到建設場地呢?

  李偉聽介紹說,上海的做法,是利用城市已有的位於街道和社區的文化中心。據上海媒體報道,上海市從2004年開始,通過新建、改擴建和置換等途徑,啟動了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建設,至2010年年底,全市有200多個街道和鄉鎮基本建成文化中心,平均每個文化中心的建築面積約4800平方米,這意味著文化中心具備了為“百姓健身房”提供場地的條件。依照上海市體育局的要求,百姓健身房的面積約為三四百平方米,以容納30~40件健身器材和必要的健身活動空地。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