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曝女排不成文規定:進大名單不得出國打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06 17:09:16  


 
  至於國內的轉會——這個本該司空見慣的現象在排球聯賽卻成為新鮮事。剛剛結束的這個賽季,中國排協共公布了三批共9名轉會球員名單,其中有8名是恒大女排買入的。如不是有恒大女排這個體制外的俱樂部存在,聯賽的轉會已經形同虛設。

  一位女排前國手感慨中國排球的故步自封時說:“天津女排是國內冠軍,但去年去了世俱杯,跟巴西、阿塞拜疆的隊伍一交手,差距還是很大。我們的管理者真應去意大利、土耳其、日本這些聯賽搞得好的地方學習,也把最好的隊員送到頂尖的聯賽去見世面,這對國家隊、地方隊都會有促進。”

  “退一步講,國內能不能交流呢?多少年來,各個隊的風格一成不變,為什麼不能讓天津的主攻在遼寧鍛煉成強力主攻,而遼寧的隊員來天津提高防守?這樣交流完全可以成為良性循環。地方隊不願放人,但聯賽可以出台規定,比方說,每年掛牌要掛一個主力,或者有外援就讓你當種子隊。很多方法可以用。”

  排球聯賽目前的結構造成了人才流動的停滯,有能力的球員沒法按市場法則人往高處走,年輕球員也看不到希望。當中國的專業球員被迫將重心放在國家隊和全運會,前途和“錢”途就變得異常狹窄。

  方力說:“他們當打之年可能就十年,帶來的收益很有限,也就不能以職業的態度對待訓練、比賽及自己的身體。他們考慮的出路就是留在體制內當官或者當教練,所以很多球員國家隊一結束就放羊了,聯賽反而成為他們的休息時段。”

  開放與交流,不僅是為了提高球員收入,也為了中國排球的可持續發展。遼寧女排主教練張越紅認為,中國運動員在現行體制下依賴性太強,無法自主也不能自立。曾經在日本聯賽打過球的張越紅說:“日本球員知道自己打球是為了什麼,她們自己決定是去上大學還是當職業球員,一旦選擇了,那就是工作,而努力工作才能有回報,就是好的合同。相比之下,我們的運動員就顯得依賴性強,很少主動去練。”

  張越紅說,她的苦惱並非獨有,國內其他教練也有同樣的煩惱,但在現有體制下也找不出好的解決辦法。她說:“我常有這樣的想法,職業化或許可以改變運動員被動訓練的局面,把她們交給市場優勝劣汰。當然我也擔心,真的職業化,不少運動員會被淘汰,但也許到那一步她們自己會適應、會轉變。無論如何,現在需要環境的改變,才能讓運動員有改變。”

  參加倫敦奧運會的一名女排主力球員則直言:“大家留在體制內,為的就是打一些年球後出路有人管,但實際有人管的沒幾個,沒有成績誰給你解決工作?職業化,可能出路要自己解決,但被市場認可的球員能在運動生涯的黃金期掙到足夠的錢,不被市場認可的人早點找其他出路,也不必在現行體制裡混日子。” (來源:新華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