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處在兩個奧運夢想中間的“新鳥巢一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23 07:12:14


8月22日,第15屆國際田聯田徑世錦賽開幕式在北京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行。
  中評社北京8月23日電/開賽前幾天,還在北京體育大學讀大二的苗思傑在鳥巢的大屏幕上看見了自己的特寫鏡頭。

  當時她正在扮演一名“高水平女跳高運動員”,向跳高橫杆的方向助跑,以便協助負責電視公用信號轉播的攝像師進行演練。但苗思傑跑到橫杆前,卻伸手就碰掉了橫杆,這讓不遠處一位外國教練不禁皺眉搖頭,苗思傑只能自嘲:“‘高水平女跳高運動員’裡面,我好像只做到了‘女’字。”但能以志願者的身份體驗一次頂級運動員的角色,依然讓她感到興奮。

  像苗思傑一樣,為本屆田徑世錦賽提供服務的賽會志願者共2760名,90後的比例超過94%。這群被稱為“新鳥巢一代”的志願者來自高校、社會、港澳地區等多個層面,在外語交流能力和志願服務經驗上都設立了一定的“門檻”。他們與7年前為2008年奧運會提供志願服務的“鳥巢一代”,既有相同的默契,也有不同的際遇。

  從2008年到2015年,7年的光景在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社會工作學院副教授江汛清看來,“具有一日千裡的變化”。

  “自我的一代”“張揚的一代”,這些現在被用在90後身上的評價也曾是80後的“標簽”。但2008年奧運會閉幕式上,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對北京奧運會予以“無與倫比”的評價中,正包括對“數以百萬計志願者”的感謝。

  對於當時尚未熟悉“志願者”概念的大多數中國人而言,“志願者的微笑”就是最好的名片,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國際體育大賽落地中國,國際社會對中國志願者也有了更高要求,江汛清表示,“強調微笑沒錯,但僅有微笑已遠遠不够。”

  聶經緯來自香港,本次田徑世錦賽是他以志願者身份參加的第9個體育賽會,在這些志願服務工作中,他也見證了內地大學生志願者的變化。2010年廣州亞殘會,聶經緯注意到“運動員擠在通道上時沒有志願者敢上前疏導”,或由於經驗不足,幾名來自內地的大學生志願者給他留下了“遇到運動員時,表現得有點膽怯”的印象。但本次世錦賽,他發現不少大學生志願者顯得很熱情,因為“很多學生都不只一次參加過志願活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