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這些年 中國球員留洋緣何這麼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26 12:22:48


  中評社北京7月26日電/相比前些年的一陣留洋熱潮來說,近兩年中國球員登陸海外版圖的人數少了很多,而今年,從年初的張稀哲、本月初登陸荷甲的張玉寧,再到剛剛租借到西甲的張呈棟,無一不是染指歐洲頂級聯賽。這一小波的留洋潮爆發,也再次引發了外界對於中國球員留洋的思考。留洋模式逐漸轉換,贊助商“送人”的模式,使得越來越多的中國球員因此受益,但其中利弊卻不是錢能解決的。

  回顧

  楊晨依舊是留洋標杆

  對於北京球迷來說,最早的“留洋印象”還是登陸法蘭克福的楊晨,不論是作為征戰歐洲五大聯賽的第一人,還是因為穩定表現從租借變成了買斷,抑或是效力四個賽季打入21個進球,這筆轉會即便是現在來看,仍是中國留洋史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那個階段,還有孫繼海與邵佳一,皆有上佳表現,如果對於現在留洋的球員來說,“出場”便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那當年的孫繼海、楊晨與邵佳一各自在英超、德甲的出色表現,就已經找不到更厲害的形容詞了。

  其實即便是最近大熱的贊助商推送,也并不是新鮮的模式,畢竟李瑋鋒、李鐵也同樣受益於此。

  之後的一段歲月中,中國留洋球員的效果和成績卻遠不如當初,在某個時期,甚至是現在還是有很多青少年,是以所謂的“人才輸送”、“組團交流學習”、“戰略合作”等名義輸送到各大俱樂部的甲乙丙丁梯隊去,在這些人裡,好的能像張呈棟、董方卓那樣在頂級聯賽中登場,但更多的都是被球隊邊緣化、只能打打預備隊或者友誼賽,在試訓一陣之後就默默地回到中國。對於最後這樣的情況,與其說是留洋,不如說是游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