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數空前”到“節儉辦賽”——全運會變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28 13:58:23  


  中評社北京8月28日電/全運會至今已走過54年歷程,每屆全運會承載的都是那個年代的激情與夢想。

  一般來說,全運會主要由組委會、運動員、技術官員、志願者、嘉賓以及媒體記者等組成,而運動員永遠都是全運會的主角。回顧54年的歷程,從人員構成上我們也能窺到全運會變遷的軌跡。

  第一屆全運會由來自解放軍和28個省(市、自治區)共1.06萬名運動員,在36個比賽項目和6個表演項目中角逐。此次全運會也有來自蘇聯、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13個國家的體育代表團前來觀摩。

  台灣省代表團在第三屆全運會上首次參賽,這屆運動員人數也達到空前的1.2萬名。也是從這一屆開始,無線電收發報和傘塔跳傘等項目開始淡出全運會,一些從事這些項目的運動員紛紛退役或換項,解放軍代表團首次失去了獎牌榜的霸主地位。

  而在第六屆全運會上,除了解放軍和31個省區市的代表團之外,銀鷹、火車頭以及石油系統代表團也加入其中,37個代表團的7200餘名選手亮相。

  1993年的第七屆全運會也因新增了郵電、林業、汽車等協會代表團而達到45支,興奮劑檢查委員會也首次進入本屆全運會組委會。

  1997年首次參賽的香港特別行政區代表團身著靚裝分外惹眼,而“八萬志願者”更是“八運會”上一道風景,這屆全運會是志願者人數最多的一屆,他們不計報酬,全心全意地為八運會提供高水平的志願服務,在全運會的歷史上也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申奧成功的2001年,舉國的體育熱情被激發,在本屆全運會上的參與者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羅雪娟,陳穎等小將脫穎而出,此次嶄露頭角的李小鵬、王楠等人,在2008年北京奧運賽場上依然表現搶眼。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