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學校體育必須走出“競技之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9 09:50:31


 
  但不可否認的是,如今,真正從大學校園裡湧現出來的高水平運動員還屬鳳毛麟角,在校園裡開展得紅紅火火的CUBA,到目前為止,給CBA輸送的人才不過是劉子秋、王晶和韓德君等少數幾個人。這與美國大學生籃球聯賽幾乎成為NBA後備人才庫的盛況相去甚遠。

  在楊立國看來,這種尷尬現狀的出現與校園高水平教練的匱乏有很大關係。為此,大體協在籃球和校園足球上均有動作,他們已分別與美國的NCAA(全美大學生體育協會)和西甲的皇馬俱樂部簽了協議,其中,與NCAA的合作重點放在大學校園高水平教練員的培訓和交流上;與皇馬的首次合作為期3年,皇馬俱樂部將提供4500萬歐元的資金,用於幫助大體協加強校園足球的師資力量。“足球專業的教學訓練非常細致,很多體育老師只是愛好者的水平,根本承擔不起有質量的教學任務。所以,皇馬會為我們提供各個年齡段的足球教學材料,並幫助我們進行大面積的師資培訓,這樣的培訓將面向所有體育老師。”楊立國說。

  在普及和推廣的基礎上,讓擁有體育特長的孩子學習、訓練兩不誤,不必在小小年紀便放棄學業,是開展學校體育極為重要的原則之一。楊立國所提到的師資力量的欠缺,確實是現階段學校體育的矛盾所在,但體育與教育系統的分離,更是導致學校體育與高水平競技體育脫節的關鍵因素。從少體校到專業隊的專業運動員培養路徑,與校園高水平運動尖子的成長軌跡,不僅幾無交集,而且還屢屢成為“搶人”的競爭對手。如今,單純隸屬於體育系統的少體校招生越來越難,這與無數家長更願意讓擁有體育天賦的孩子接受正規文化教育有很大關係,而體育系統對學校體育少有支持的現狀,也使得校園體育難以打開向上的通道。

  據楊立國回憶,多年前,他曾與前足管中心主要官員閑聊,當時,恰逢一支國青隊剛剛從國際賽場上鎩羽而歸。該官員坦言,這支球隊一場沒贏一球沒進,實在丟人。但讓他感到無奈的是,這20幾個人確是從該年齡段裡僅有的180名註冊球員中挑選出來的。足球人口如此貧瘠,又怎麼可能打造高水平的國字號球隊呢?

  與註冊球員太少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喜愛足球和籃球運動的青少年人數眾多。如今,校園籃球聯賽已經建成四級聯賽,校園足球聯賽也已建成高中和大學聯賽,其中僅高中聯賽就有2000多所學校參賽,比較有代表性的職業聯賽“學生軍”北理工校隊就是從那裡起步的。

  但問題是,校園聯賽看似紅火,水平卻不高,很難為職業聯賽或高水平運動隊輸送人才,這不僅使得“精英體育”仍然作為中國競技體育的主流培養渠道存在,也使得對普及度要求極高的中國三大球項目,因為缺乏群眾基礎和高質量的青訓體系,近幾年國字號球隊成績連連下滑。

  學校體育與職業體育相輔相成,不可或缺,早已成為國際共識。前者體現出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國民素質,後者既是當地競技水平的體現,也是體育產業發展的必然。而中國的學校體育仍在低水平中掙扎,青少年體質持續下降,加強體育鍛煉仍需要通過加分和考試等強制手段,把學生“逼”到操場上,這不能不說是中國體育教育的失敗,而體教的長期分離堪稱主因。

  中國體育的發展需要競技體育與全民健身兩條腿走路,學校體育要想獲得長足進步,同樣需要普及與提高並行。就像一個國家足球水平的提高不可能由一家俱樂部來完成一樣,學校體育的完善又怎麼能離開體育與教育系統的共贏?(來源:《中國青年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