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人民日報:學生鍛煉為何要政府“撐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17 11:05:53  


  中評社北京3月17日電/“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對話人:

  首都體育學院副院長 謝軍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體育衛生藝術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吳鍵

  甘肅省蘭州市十四中學副校長 魏子鈞

  本報編輯 鄭軼

  但聞朝夕讀書聲,不見操場健身郎。對於很多學校而言,這是一個再常見不過的場景。排得滿滿的文化課,五花八門的特長班,有如“趕場”般的生活,將孩子們本就少得可憐的體育鍛煉時間輕易剝奪。

  最近一次全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調查顯示,近10年來,我國青少年體質持續下滑。而一項針對我國中小學生的調查則表明,60%的學生沒有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75%的學生認為體質不好是缺少鍛煉造成的。逐年惡化的體質測試結果,居高不下的青少年肥胖率、近視率,無一不為我們敲響警鐘。

  3月15日,政府工作報告正式發布,其中明確提出: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這項曾被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等部門多次強調的議題,如今上升至一個新的政策高度,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引發全社會的關注與熱議。本版今起推出“體壇圓桌”特別策劃——孩子何時重回操場,聚焦青少年體育,聆聽來自社會各界的聲音,共同探討如何把體育鍛煉時間真正還給孩子們。

  吳飛(化名)是北京市人大附中分校的初二學生,課業負擔挺重。“我們平時在第二節課後會有20分鐘的課間操。初一、初二年級每周有3節體育課,初三年級每天都有體育拉練,不過都是練實心球、引體向上之類的中考項目。”吳飛說:“如果沒有體育課,那我們每天肯定鍛煉不到一小時,因為作業多,回家還有家教,哪有時間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