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競走正引領中國田徑走過劉翔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09 09:48:41  


陳定的教練孫荔安在指導隊員訓練。
 
  請外教是為了實現教練本土化

  “內教好則用內教,如果內教水平還不夠高,則請外教。”杜兆才所說的這個配備教練的基本原則,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落到了實處。那屆奧運會,中國田徑在家門口“顆粒無收”,競走也同樣延續著成績不佳的寒冬。從那時起,在“鳥巢”帶領意大利隊取得1金1銅的桑德羅.達米拉諾便進入了田管中心的視野,這位曾經指導運動員獲得過40枚世界級競走比賽的獎牌,其中包括5枚奧運金牌和6枚世錦賽金牌的意大利競走領軍人物,成為了中國競走史上的第一名外教。

  達米拉諾剛上任便指出,中國選手在重大國際比賽中頻頻被罰的原因,與“小步高頻”的技術動作有關,而這恰是上世紀80年代“魔鬼教練”王魁讓中國競走曾經領先的要訣。“對競走歷史上的輝煌和王魁成功的道路加以總結和提煉,再融入外教帶來的新方法,我們逐步形成了對競走的新認識。”杜兆才表示,這種對競走規律和特點的把握,層層滲透到協會和教練群,形成了訓練理念統一的更新。

  培養出陳定的著名教練孫荔安向筆者證實了這種說法:“過去,很多教練急功近利,對運動員訓練的強度太高,渴望在短時間內出成績,所以造成了很多優秀人才曇花一現的情況。而現在,無論是哪個層級的教練,訓練理念都朝著一個方向發展。比如,競走是純有氧項目,我們都一致以有氧耐力訓練為主。”他所說的這種“勁往一處使”,在體育社會學家、北京體育大學教授熊曉正看來,正是避免了其他田徑項目人才“捉襟見肘”的主要原因,“在中國田徑的訓練中,很多教練掌握的都是具體經驗,人才的挖掘得靠‘碰’,如果正好運動員適合這個教練的方法,則容易出成績,如果不適合,哪怕是天才,也可能被埋沒。”

  除了先進的訓練理念和真實的成績,桑德羅.達米拉諾還帶來了教練圈內良性的競爭與合作氛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