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新華網:中國男籃“疑難雜症”並不可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12 10:29:55  


 
  看到揚納基斯的今天,王非是否憶起自己的當年?

  在中國目前的體育管理體制下,絕非所有“主教練”都能擁有對隊伍的掌控權。中國女排在倫敦奧運周期飽經動蕩之苦,恐怕與項目管理者的干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揚納基斯的無奈,又有幾人知?

  要想探析中國男籃的敗因,現任籃管中心主任信蘭成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無論是釜山之敗、天津之亂、武漢之險、倫敦之惑還是馬尼拉之殤,恰恰都發生在他兩度執掌籃管中心期間。反對他的人說,自2009年回歸之後他無所作為;支持他的人說,信蘭成對青少年後備人才的培養已初見成效,只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剛好都被他趕上,他是“栽樹”的人。問題在於,虛報年齡的毒瘤是否被徹底割除?U19男、女線隊員最近還不錯的成績能否和中國男籃未來的反彈畫等號?長期集訓的方式是否符合籃球項目的發展規律?很多結論需要事實來支撐,而我們現在畢竟沒有看到“瓜熟蒂落”的那一刻。

  同樣繞不開的是全運會。全運之年,怪事總是特別多。在國家體育總局為改善三大球現狀祭出“金牌杠杆”之後,國家隊球員有失水準的表現更是讓外界議論紛紛。然而,猜想只是猜想,又有誰能拿出真憑實據?靠金牌調動地方體育局的政策究竟是福是禍,現在也難下定論。

  央視著名評論員在男籃慘敗之後說,男足1:5和男籃慘敗宣告金牌體育戰略走到了盡頭,這樣的“診斷”更加直接而大膽。

  如今的中國男籃仿佛患上了“疑難雜症”,關於病因眾說紛紜。然而,或許事情沒那麼複雜。中國男籃的慘敗,其實是一種必然。李元偉的職業化改革未能全部完成,信蘭成卻想重回計劃體制、長期集訓的老路。中國籃球的“身軀”在短短十年時間裡連續兩次“變向”,男籃國家隊這“膝蓋”怎麼能承受得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