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李娜奪冠的“蝴蝶效應”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28 10:53:08


 
  “鮎魚效應”

  除了網球,足球和籃球也是職業化的先行者之一,也能催生像姚明這樣偶像級的職業體育運動員,此外,中超和CBA聯賽的火爆,也一度讓人看到希望,但是足球腐敗案、國足沉淪以及男籃兵敗亞錦賽等一系列負面劇情,扯下了職業聯賽最後一塊遮羞布。

  在中國知名體育社會學專家鮑明曉看來,網球正是那條活躍的“鮎魚”,讓其餘項目照照鏡子、反思不足。

  “三大球的職業改革,在我們體育內部人士看來,還是挺失敗的,我們也產生了很大懷疑,不過李娜接連奪得兩個大滿貫冠軍,卻讓我看到希望,職業化原來可以成為提高競技水平、同時為國爭光的途徑,”鮑明曉說。

  他認為,在北京奧運會結束之後,中國的很多項目原本可以乘勢加快改革,把適合放的項目真正放出去,中國的職業體育或許可以更早取得突破。他說,李娜的成功帶給他的啟示在於,職業化要“玩真的”,要真正與國際接軌,這需要“高度專業化和高度的分工”。

  當然,足球界也有個“異類”,那就是廣州恒大足球俱樂部。從最初的“升班馬”,到中超“三連冠”和亞冠冠軍,恒大迅速脫胎換骨的秘訣,就是簡單的“職業”二字。或許“燒錢”、“土豪”也是恒大的標簽,甚至會招來很多爭議,但是恒大正是在以職業化的方式運營管理足球俱樂部,並且迅速取得前人無法企及的高度,只可惜恒大的身影在中超賽場上過於孤單。

  放眼世界,無論足球、籃球還是網球,都是高度職業化、市場化的項目,NBA諸強、巴薩拜仁,哪個不是“燒錢”的主兒,李娜的教練卡洛斯,一年沒有7位數的薪水誰能請得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