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管窺浙江體育產業“生意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5-04 08:52:49


圖為2014年7月2日拍攝的體育藍皮書——《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報告(2014)》。 (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5月4日電/體育產業是事關國民幸福感的事業,也是追求經濟效益的生意。看看打得一手好算盤的浙江人怎樣節流和開源,即便談不上“開腦洞”,也總有借鑒之義。

  沒錢怎麼辦

  新華網報道,民間多巨賈,并不意味著地方財政也家底雄厚。在傳統意義上的“窮山惡水”之地,政府要滿足群衆最基本的健身需求,都不是件輕鬆的事。

  黃國平是龍游縣體育局局長,這個14萬人口的縣城從來沒有綜合性的體育運動中心。在文化局工作了12年的老黃執掌體育局之後很快看中了老城區中心的閑置糧倉,決心在這裡複制“798模式”。這地方有包括15個倉庫在內的20多棟房子,占地面積相當於6.5個足球場,可以“多快好省”地打造一個容納10多個項目、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的全民健身綜合體。從縣政府手裡成功爭取到倉庫群的老黃風風火火地開始了二次“創業”,最重頭的室內游泳館已經改造完畢并於4月開始運營。

  徐根明是遂昌縣大柘鎮黨委書記。這裡以山地丘陵為主,是茶葉重鎮。就在這萬畝茶園之間,他們發現了絕佳的運動場地。政府投入260萬元,對只有一人寬的采茶道進行拓寬和修整,建成一條20公裡的山地自行車道。這裡很快成了附近自行車俱樂部的熱門場地。以此為示範,他們期望民間資本接手改建,并指望這些蜿蜒起伏的自行車道能連通茶鄉新的致富路。

  務實是浙江商人的突出特點。方曉東是伊思佳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這家成立於1994年的戶外裝備制造商有著和大多數本土服裝企業相似的發展路徑——從貼牌加工開始逐漸發展自主品牌。盡管已經是地方知名企業,但他們并沒有一擲千金的資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