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民進黨蘇蔡謝的兩岸關係思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18 14:36:51  


謝敏捷
 
  民進黨有一些共同的價值,這些價值也體現在蘇蔡謝的政見和主張中,其中主要包括對台灣主體性的堅持,對民主價值的信仰,以及對社會公平正義的的深信不疑。民進黨的這些價值在某些時候被打了折扣,某些時候有一些策略性的調整,但大體上不出這三個方向。這些方向也在某種程度把民進黨領導者框住或約束住了。所以他們的共同點應該是蠻多的。

  在過去這段時間,蘇蔡謝提出的理念和基本價值,並沒有做任何的爭辯,只是對於如何處裡中國因素、如何處理兩岸定位、如何處裡國際支持,看法上有比較大的差別。其中,謝長廷跟蘇蔡之間的差別比較明顯。

  蘇貞昌提出“民主是基石、生存是王道”,是希望在守住民主價值的前提下,讓台灣能夠生存和發展下去,能夠讓國際社會接受。蘇貞昌根據民主價值論調整他的論述。但是在蘇擔任黨主席的期間,還是受到黨內不同力量的拉扯。不過,長期而言,蘇貞昌的兩岸政策思維還是朝向務實化。

  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思維,蔡在2012年總統選舉期間提出的“十年政綱”,基本上都沒有提到陳水扁第二任期的政治運動主張,包括正名制憲、入聯公投等,蔡所提出來的是如何在全球化的時代,在亞太地區安全的架構底下,重新調整兩岸關係,比較從國際視野來看台灣。蔡英文十年政綱的論述,其實對民進黨傳統論述做了一些調整,基本上也是朝向務實方向的調整。

  在兩岸關係論述上,謝長廷現在談得比較多,謝認為應尋求北京可以接受的方案。但謝的方案其實也是各說各話,有點策略模糊,希望尋求北京即使不同意,也可以在某個程度的理解。當然謝的版本不是國民黨的九二共識版,國民黨版的模糊方案叫“一中各表”,謝長廷的模糊方案叫做“憲法一中”,謝長廷整套論述的重點在於,對於中華民國憲法,當民進黨沒有能力去不接受這套憲法的時候,這套憲法既是民進黨的保護傘,也是民進黨對應大陸的一個盾牌。大陸也不可能完全的接受,因為這套憲法裡面至少蘊含某些大陸可以接受的部分,比如說原來的一中架構,大陸不至於去否定這套憲法的一中架構。所以謝認為,這是一個好的策略、好的構想。當然這個說法北京並沒有公開的呼應,也沒有公開的同意,但至少這是一條路線。

  我覺得,謝這條路線的重點在於說,當民進黨執政過一次了,第二次執政要面對中國的因素,不可能說再採取過去的對抗策略,要採取一個不對抗的策略,謝長廷“和中策略”的核心當然是希望台灣藍綠、民進黨內部能夠針對憲法達成共識,以這樣的共識來面對中國。

  民進黨有一種看不到的否決權
  引導民進黨走務實開放的兩岸路線

  我覺得,中國事務委員會現在已經成立了,雖然只開過一次會議,還沒有很深入的討論,但是黨內主流的意見,都認為民進黨需要去面對所謂的最後一哩路,會不會變成最後一條難以跨越的鴻溝。可是我們所謂的最後一哩路,會不會落入董立文所講的以北京是否能夠接受作為判準,還是說以台灣內部能夠達成團結為判準,這其實是兩個不太一樣的說法。董立文擔心的是,民進黨這段時間的討論是以北京為裁判,如果是這樣的話,民進黨轉型就會被牽著鼻子走。我覺得,民進黨人應該沒有那麼笨,那應該是以能夠達成最大程度的共識,不管是應對跟國民黨的競爭,或應對跟北京的對話,我們民進黨領導者應該會有一定智慧,想辦法在困難當中達成,在吵吵鬧鬧當中也可以達成共同的、有智慧的決議。

  這段時間以來,民進黨的各種政策都受不同力量影響和左右拉扯,沒有形成一套清晰的調整方向,以致整個社會對民進黨的信賴度沒有辦法提高,即使大家都認為轉型是必要的,認為務實化是必要的,但是還沒有得到轉型的掌聲以前,就會因為進一步退兩步,造成兩種選票、兩種價值互相衝突。因此,我認為,民進黨的兩岸政策,需要一種政治設計,這個設計應該讓民進黨既可以走務實路線,又能夠得到傳統支持者的理解。這也是民進黨一個很大的挑戰。

  現在民進黨的主要領導者都知道這樣的問題,也都知道這樣的困難,可是似乎沒有一整套架構可以來處理一個一個發生的政策,一個一個發生的問題;未來的討論應該更多、更深入、更廣泛。

  民進黨在兩岸關係上有一種看不到的否決權,因為台灣人民信賴民進黨是最根本的、最堅決維護台灣的利益。所以民進黨主張務實開放,兩岸關係會有更好的發展;民進黨不會是兩岸關係的一個破壞者,而是一個建設性的夥伴,因為它守住了台灣的民主、人權、公平這些基本價值,這對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是有幫助的;大陸應該看到民進黨在兩岸關係發展上存在的積極意義,大陸不應該一昧壓迫民進黨接受大陸的主張,不要一昧地希望民進黨放棄原來的價值。

  蘇貞昌主席訪日時所提出的“民主同盟”說法,我認為,這是一個傳統的說法,重申追求普世價值的基本路線,並不是要回到過去的冷戰架構,也不至於天真地期待想“靠向美國、對抗中國”。

  民進黨有執政的經驗,現在國際環境也轉變,那未來的民進黨討論這些問題不是關起門來討論。因為中國也必須要從全球化得到好處,得到發展,美中不是全然的對抗,也有很多的合作,所以民進黨未來所有的兩岸政策,都必須在全球化以及美中格局底下,找到自己的定位,這個定位對台灣來講,有相當的安全保障,正如謝長廷所講的,讓他們在某一個程度上可以接受,這可能是我們未來兩岸關係最大的主張,最大的挑戰。

  謝敏捷:謝長廷兩岸論述的基本出發點
  是台灣美國接受及大陸忍受

  謝院長兩岸關係的思維來自“和解共生”、“共生共榮”的理念,所提出的具體主張“憲法各表”,基本上是要台灣大多數的人民能夠接受,中國大陸能夠忍受,美國也能夠接受。就台灣大多數人民能夠接受而言,中華民國憲法有七次在台灣修憲帶來的深厚的台灣民主內涵,憲法各表兼顧台灣各黨派非常重視的:兩岸對等、互不隸屬、台灣主體性(當家作主),以及以憲法的“最高層次”和“民主條文”形成之超穩定結構:修憲的門檻很高,須立法委員四分之一提議,四分之三出席,出席代表四分之三同意,提出憲法修正案交由選舉人複決,須選舉人總額二分之一同意(不論投票率多寡)才能改變,此門檻確保了對內對外的穩定性讓台灣每一種意願的人民都有安全感,也讓大陸、美國有安全感。具有台灣2300萬人民大多數可以接受的基礎。

  我們看到,民進黨的主要公職人員,對於謝院長的兩岸關係思維未見反對;基本教義派雖然砲聲隆隆,但侷限在個別的意見,部份並流於情緒,並不具說服力,且沒有提出更好的替代方案。綠營以外,開始出現聯合報社論所代表的部份藍營的呼應:聯合報2013-1-1社論:中華民國憲政經過多年在內部及兩岸的跌宕震盪,在內部出現了如民進黨謝長廷的“憲法共識/憲法各表”;在北京則出現了“從各自現行規定(憲法)出發”的思維。此可看出“憲法各表”展現除基本教義派約10%多不接受外,具有爭取絕大多數台灣民眾支持的能量。(維持現狀支持率穩定在80%以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