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縉雲網絡問政 暢民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2-09 12:31:30


  中評社北京2月9日電/前段時間,在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中,因為群眾對網絡問政平台上的答覆不滿意,縉雲縣某街道吃了“黃牌”,在當地引起不小反響。原來,有位居民在遷移戶口時,相關資料齊全,社區卻遲遲不開證明。該居民通過縉雲“問政直通車”網絡平台咨詢,7天後收到街道回復:“請具體說明您要辦理的事項,街道將通知社區了解調查。”面對如此簡單的答覆,網友跟帖表示不滿意,認為答覆太慢且未能解決問題。

  浙江日報報道,縉雲“問政直通車”開通以來,已有7家單位因為答覆群眾不及時、不到位或部門間推諉、踢皮球,先後被口頭告誡、亮“黃牌”。這讓入駐“問政直通車”網絡平台的83家單位負責人和網絡發言人緊張起來。

  “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搭建這個網絡問政和民生服務互動平台,是為了及時了解群眾訴求,釋疑解惑,幫百姓解決急事難事,不能成擺設、不容開‘空車’。”縉雲縣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針對個別單位的敷衍應付心態,“問政直通車”開通伊始,就加強對答覆情況的監督,落實懲處機制,將各單位答覆、線下解決問題的情況納入年終綜合考核。

  目前,該平台實行專人值班,將網民的訴求在20分鐘內以短信或電話形式告知相關單位網絡發言人,網絡發言人根據內容及時、有針對地回復。一般性問題要求在1個工作日內回復,特別重大或特別敏感的問題,要求在兩個小時內作出初步回復,並隨時跟進。縉雲縣有關部門每月底進行梳理,對逾期未作任何回應或回復簡單敷衍的單位,發出督辦“黃牌”。如果吃到3次“黃牌”,則啟動效能問責。

  線上答覆及時,線下辦事更要給力。由於與群眾生活聯繫緊密,縉雲縣公安局已收到上百件咨詢或投訴。縣公安局網絡發言人章勛感受頗深:“線上線下聯動必須齊頭並進。即使網民的問題相似,也要有針對性地答覆,不能把‘標準答案’貼上去。”對全縣480多名公安民警來說,網絡問政平台成了一張嚴密的監督網。

  據悉,截至今年1月底,縉雲縣“問政直通車”網絡平台總點擊量超過45.3萬人次,日均訪問量超過1700人次,共收到網民提問1004件,已回復996件。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