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北小村:走綠色生態路 村民共享發展成果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29 07:35:25


 
  向陽村農房集聚項目建設之初,為全村480多戶農戶制定了一個高規格的頂層設計:將商業店鋪、學校、藝術中心、中心公園、湖濱公園等配套設施涵蓋其中。如今,一期工程40戶已完成外立面裝修,項目二期38戶也開工動土。為了讓村民真正體會到農房集聚的實惠,楊祥春組織48名業主進行了實地觀摩新村建設,還成立了6人業主委員會,村民們全程監督、參與自己的新房打造。

  據了解,每幢排屋的總價在40萬左右,這讓一期申報的20多戶村民有心無力,望“房”興嘆。面對建房資金籌措難的問題,楊祥春和村幹部們想盡辦法為村民們爭取住房公積金貸款。只要信譽良好、有一定的還款能力,經村裡推薦通過信用審核後,即可獲得購建房貸款。

  經過湖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南潯區管理部的相關審核,一期符合貸款條件的有25戶,2014年底每戶拿到10萬貸款,月繳費2000,分五年還清,既改善了住房條件,也加快了土地流轉。

  望著建好的排屋,村民丁坤榮有點懊惱,他說包括自己在內,很多村民一開始都是抱著觀望的態度,隨著第一期工程的落成,現在申請集聚房成了“老大難”,他自己現在還沒報上名。

  向陽村一片200多畝的流轉土地區上,大學生沈良開始他的“稻鰍共生”循環農田創業項目。作為村裡新型農民的代表,沈良很有自己的市場判斷力,他認為,走綠色生態化道路是未來農村發展的一個趨勢,作為農民必須把握大方向,找到適合自己走的路,創立品牌帶動相親們向前走,建設農產品產業群。

  據沈良介紹,“稻鰍共生”可以讓泥鰍吃掉稻田裡的雜草種子、蟲卵,為稻田鬆土,減少稻田的蟲害草害和農藥使用,稻田也可以為泥鰍遮陰,提供天然餌料,減少泥鰍的飼料用量。“稻鰍共生”利用生物間的相生相克、相輔相成關系,使養殖耕地達到了一種天然的和諧,既提高了泥鰍的品質,也升級了稻穀品質,加大了土地利用率。據悉,“稻鰍共生”水稻產量一畝高達4000斤到6000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