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麗水鬆陽縣的“精准脫貧”模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03 07:50:02


  中評社北京4月3日電/新華網報道,最近,浙江西南部一個山區縣鬆陽突然在互聯網上名聲鵲起:石倉、界首、楊家堂等一大批古村落、古民居群頻頻亮相,“江南秘境”面紗被層層揭開;過雲山居、雲上平田、柿子紅了、紫草房……一大批詩意十足的民宿在網絡上被火爆刷屏,上千元的床位,竟然一床難求!這個現象是當地黨委政府抓住國家保護利用傳統古村落的契機,利用互聯網不斷推出民宿、騎行、自駕游等休閑旅游產品,以此帶動旅游業和生態休閑觀光農業發展,最終促進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創新路子。

  建縣於東漢年間的鬆陽處於崇山峻嶺之中,是甌江的源頭之一。由於歷史的原因,該縣建制數次變動,加之交通不便,制約了鬆陽經濟社會的發展。至本世紀初,該縣仍被列入浙江欠發達縣之一。

  經濟社會的滯後發展,也約束了當地新農村建設和農民奔小康。大多村莊未經修繕改造,破舊不堪;農民人均收入也低於全省人均水平,許多人被迫外出打工經商。這反過來也使100多個古村落完好地保存下來。這些古村落古民居格局完整,風格多樣,大多遠離城市喧囂,掩映於山水田園之中,保持著古色古香的傳統農耕文化特色,與自然渾為一體,體現著樸素大美的質感,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譽為“最後的江南秘境”。

  但過去由於經濟落後,財政緊張,古村落古民居搶救改造沒錢,人口遷移下山也沒錢,百十座古村落默默無聞地隱逸在崇山峻嶺之中。隨著歲月的侵蝕不斷風化殘敗,這些破舊的村莊被當作負擔和落後的標志,成為當地領導的一塊心病,而它們的歷史價值和審美價值則埋沒在滄桑之中,老百姓捧著金飯碗卻仍在受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