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寧波啟動鄉鎮行政體制改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11 14:05:13


鎮海區莊市街道綜合指揮室內,工作人員正在分析采集到的信息。
  中評社北京8月11日電/浙江在線訊,在現代社會治理結構中,最接地氣、最直面群眾的行政單元在鄉鎮、街道。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如何讓這塊基石穩如泰山?浙江省委十三屆七次全會提出,要全面提高鄉鎮(街道)調控力,真正把鄉鎮(街道)這個龍頭挺起來。

  日前,一場覆蓋寧波全市153個鄉鎮(街道)的行政體制改革正式拉開大幕。啟動此番改革,寧波有望激活基層治理的“因子”,使政府職能定位更清晰、組織架構更科學、人員調配更合理。

  從實際出發

  因地制宜推行“大辦制”

  基層行政體制改革,就像一台複雜的手術,“手術刀”落下前,首先要清楚病灶在哪裡。

  近年來,上海、廣州等嘗試基層行政體制改革的地方都在一團亂麻中努力尋找“線頭”。同樣,在啟動此次改革前,寧波用了將近1年時間對153個鄉鎮(街道)進行了一次“體檢”。

  寧波市編辦主任李浙閩告訴記者,在前期的“體檢”中,他們發現鄉鎮(街道)內設機構普遍存在著與上級部門簡單對應、科室劃分過細、職能重複交叉等問題,機構設置無法兼顧地區差異、產業特色,人員配置不合理。

  “近些年,寧波的城市化進程速度非常快,有的鄉鎮、街道成長得很‘強壯’,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實力甚至不遜於一般小城市,農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比重越來越小,但這些鄉鎮、街道依然千篇一律地設置了農辦,工作任務不夠飽滿。又比如,有的地處山區的鄉鎮,工業基礎本就薄弱,也沒有發展空間,卻還是設置了工貿辦,擠占了相當的人力物力,造成行政資源浪費。”李浙閩認為,要讓基層政權高效運轉,首先得對機構設置進行重新梳理。

  如何梳理?寧波此次改革想出的“藥方”是,改變鄉鎮(街道)的分類標準,將各鄉鎮(街道)重新歸類,再根據各自實際設置機構。

  據了解,過去20年來,寧波一直沿用以常住人口、土地面積為主要依據的鄉鎮(街道)分類標準,進而確定相應的組織架構、人員配備。“這樣的分類標準已明顯滯後於經濟社會發展。”李浙閩表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