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中小學生行為規範修訂折射哪些新變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11 11:10:09


(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1月11日電/記住父母的生日,在父母生日時能主動表達感恩之情;不亂扔垃圾,學會分類投放垃圾;看著對方的眼睛與人交流,有禮貌、會傾聽,不隨意打斷;認識新朋友要記住對方的名字,道別時記得稱呼對方……近日,《浙江省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徵求意見稿)》面向教師、媒體、家長等徵求意見,引來熱議。

  新華社報道,“浙江版”意見稿有哪些亮點?與過去的中小學生行為規範相比有哪些變化?出台的背景是什麼?折射了中小學教育的哪些變化?

  亮點頻現 “浙江版”更注重可操作性

  記者發現,此次公布的“浙江版”意見稿裡有不少亮點,操作性更強。其中“記住父母生日”“看著對方的眼睛與人交流”“有禮貌、會傾聽,不隨意打斷”等引來網友好評。

  記者對比發現,對於節約水電等行為規範,2004年版的教育部《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雖有要求,但沒有說具體該怎麼做。此次“浙江版”徵求意見稿就很明確地告訴孩子該怎麼做。如,洗完手要及時關水龍頭,離開教室要隨手關燈、關電扇;垃圾需要分類投放等。

  對於孝敬父母、尊老愛幼等中華傳統美德,2004年版的行為規範也有涉及,但未提出具體要求。浙江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副處長朱國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單純對孩子說有孝心、尊老愛幼,未免空洞,因此提出了具體要求:從記住父母生日開始。

  浙江衢州開化縣第一初級中學教師汪建軍是一位當班主任有20年經驗的德育老師。他說,德育教育需要“小切口”,這樣學生容易做,老師也容易教育。

  對孩子從小培養國家的概念也很重要,但過去2004年版的行為規範說的“愛祖國、愛人民”在中小學生的日常行為中如何體現?“浙江版”徵求意見稿將這個要求落地,從認識“國旗、國徽”開始,到“在升降國旗、奏唱國歌的各種場合,都要肅立、脫帽、行注目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