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7日電/曾經,陷入擔保鏈、資金鏈危機的一大批企業,像一件件“濕棉襖”,讓柯橋穿也不是,脫又舍不得。而支柱產業紡織業在讓柯橋人富起來的同時,也付出了高昂的生態成本,安全隱患多,臟亂差現象突出。
如何連根拔起落後產能?如何下猛藥倒逼企業從低端走向中高端?如何完成新舊動能轉換?且看柯橋這樣斷臂求生。
進入4月,江南大地早已生機一片。此時,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的土地上,繁忙的景象更是從春節開始就“愈演愈烈”了。
通常而言,一地的用電、用熱、用氣數據最能反映當地的經濟現狀:1至3月,柯橋工業用電23.7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9%,比上年同期提高16.7個百分點,創近5年來新高。同時,工業用熱也同比增長22.26%,工業用氣同比增長128.72%。
與用能數據對應的,是一份柯橋的工業經濟“成績單”:1月至2月,全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利潤同比增長10%。所有數據均表明:柯橋工業經濟開始回暖。
“經歷了寒冬,更知春天的不易。”紹興市副市長、柯橋區委書記徐國龍說,2014年、2015年,柯橋規上工業增速都在5%左右。2016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僅增長0.5%、利潤還下降了5.5%……
經濟新常態的當下,柯橋經濟前幾年為何跌入嚴寒,如今又為何迅速由冬入春,實現經濟加速向好?
堅決脫掉“濕棉襖”,破立並舉處置“僵屍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