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問渠哪得清如許 且看河長治水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11 11:47:21


嵊州市水庫的水質隨著清溪江的跨境治理明顯變好。
 
  對症下藥“常治河”

  在浙江,“河長”並不是只對河流出現的問題進行上報,還需要學會“望聞問切”的本領,找出河流“病變”的“病因”,想辦法從根子上“治”河。

  李劍勇回憶,石泉村試行“河長”制時,流經村里的這條河不僅水量少,水上漂浮物和水草都很多,水體富營養化問題嚴重,水質接近劣V類。

  當年首任“河長”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帶領著“治水隊員”對整條河道的情況進行了前期摸排。隨後,村里開始制定河道清理方案。2008年開始對河道進行了初步保潔,打撈和清理河面、河道的雜物,並對河堤進行了重新修砌;2013年進行第一次河道清淤。2015年,李劍勇上任河長後,開始對河道進行第二次清淤,同時,對沿岸養殖場進行禁養,這樣一來,村里養雞養鴨的污水問題得到了解決。2016年,對沿岸200多戶村民生活用水全部截污納管,排入污水處理廠。

  日常的巡河過程中,也經常會發生一些突發狀況。“河長”們還需要像“福爾摩斯”一樣,跟蹤蛛絲馬跡尋找污染源。

  2016年年底的一天,李劍勇正在河岸巡查時,突然發現有一段河流漂浮著一層油污。從面積看,不像是生活污染。李劍勇馬上下到河道里,查找排污口,可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於是,李劍勇開始從岸上開始排查,一家一家走訪村民,終於,在離河不遠的一個家庭作坊模具廠找到了污染源。幾番對質後,模具廠負責人紅著臉承認了偷排事實。考慮到這個模具廠離水體太近,李劍勇上門勸導,建議他們搬遷,多次做工作後,模具廠目前也已確定了搬遷意向。

  為了管好自己的河段,李劍勇還琢磨出了在工作之餘發動群眾協力治河的辦法。每天,他早早就吃過晚飯,然後走村入戶,趁一家人都在的時機,向村民宣講“五水共治”“河長制”政策,發動大家一起保水護河。

  各地的“河長”們,也有各自治河的“獨門”招數。2016年,杭州市上城區為轄區內水環境繪制出了區域“毛細血管”水系圖,並任命了10名渠長,對小微水體進行“管、治、保”三位一體管理。餘杭區則利用網格化管理,對徑山山區內的小微水體排查後,設置小微水體公示牌,接受群眾監督,村社網格長直接負責網格內小微水體監管,並落實責任人和保潔員。

  曾被列為全省八大水系中污染最重的鰲江,經過對電鍍、印染、造紙、制革、化工、合成革六大重污染行業的整治,水質得到明顯改善,江岸邊重現了昔日水鳥成群的景象。曾在全省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考核中唯一不合格的嘉興,自實施“河長制”以來,水質不斷改善,考核成績不斷提升。2013年達到合格,2014年躍升為優秀。全市34條“河長制”河道中有16條市級河道水質改善一個等級及以上,10條河道達到四類水標準,劣V類水河道少了14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