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新常態下浙江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紀實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05 14:14:27


 
  配合要素市場化改革,浙江找到了倒逼轉型的制度設計。2013年,浙江在海寧率先啟動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在全國率先建立以企業畝產效益綜合評價和要素分層定價為核心的制度框架,採取正向激勵和反向倒逼,打響通過要素市場化配置淘汰低端落後產能的第一槍。要素成本高企,企業不轉不行。海寧等地將企業畝產效益和土地使用稅、用能價格、排污費用、信貸投放直接掛鈎,大大壓縮了低附加值、高能耗、重污染企業的生存空間。

  “此消”方能“彼長”。多年來,浙江堅定不移地淘汰高污染、高能耗、高風險、低效益的落後產能。蓄電池產業曾經是長興縣的支柱產業,但一度“低小散”居多。經過幾年整治提升,長興蓄電池企業從175家減少到30家,且統一集聚到新能源高新園區,但行業產值增長14倍,稅收增長6倍,湧現了天能、超威兩家年銷售超700億元的上市企業,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

  “騰籠換鳥,鳳凰涅槃”。以舊換新發展新經濟。高爐燃燒了一個甲子的杭鋼鳳凰涅槃,當年決策、當年關停,“黑金剛”變身“綠巨人”,新組建浙江省環保集團有限公司。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省共處置“僵屍企業”228家;整治臟亂差小作坊7500家、淘汰企業落後產能690家,完成了全年任務的75%和69%。時間過半,任務已完成七成。

  甩掉“壇壇罐罐”,浙江經濟轉型進入快車道,打開一片寬廣空間。

  從有到優

  靠振興實體贏得未來

  浙江是靠實體經濟起家的,要繼續靠全面振興實體經濟走向未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