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衣食住行“萬物互聯” 浙江百姓共享福利
http://www.CRNTT.com   2017-12-02 12:12:50


 
  教育部今年4月發布的《中國教育信息化發展報告(2016)(基礎教育)》顯示,我省基礎教育信息化綜合指數居全國之首。省教育技術中心主任施建國說,通過“互聯網+教育”,我省在縮小城鄉、區域教育差距,深化課程改革,促進個性化教育,加強教育交流和合作上,搭建互通互認的教育立交橋,實現精准教育管理和評價。
 
  2016年9月,我省發布《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三五”發展規劃》。智慧教育是“十三五”時期我省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目標。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我省將通過以技術推動課程實現與提升、以技術提高學生認知水平、以技術增強學生學習內驅力、以技術豐富教育供給方式、以技術提升教師專業能力、以技術推進教育精准管理等六條路徑,全面發展智慧教育,引領教育變革和創新。
 
  當前,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優秀教師緊缺的教育資源配置與學生個性化受教育需求之間的矛盾,加厚了學生求學、教師授課的“圍牆”。
 
  在衢州市書院中學,“互聯網+”的教學模式已讓師生嘗到了甜頭。期末考試後,該校每位學生都收到了一份長達15頁、“私人定制”的“學業診斷分析報告單”。報告單對每名學生一學期以來的成績進行了大數據分析,描述分析了每個科目每個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並對個人能力做了綜合評價,就像一份細致全面的“體檢診斷報告”。據此,學生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教師可以發現自己教學上的問題並及時修正,從而使分數呈現出更大的意義。
 
  打開浙江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這裡有覆蓋各級各類教育的數字資源,匯聚了1234門普通高中選修課網絡課程、2.6萬餘個微課資源等。“互聯網+教育”滿足了學生們個性化多樣化學習需求,為農村及偏遠地區學校師生提供了大量優質數字資源,有力地推進了教育均衡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