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浙江以“互聯網+”提升治理能力現代化
http://www.CRNTT.com   2017-12-04 10:34:39


 
  8月18日上午9時40分,一個中國司法史上的重要時刻到來:杭州互聯網法院首次開庭。雙方當事人分別在杭州和北京通過遠程視頻參加開庭,筆錄由語音輸入系統即時完成,經當事人確認後生效,庭審過程進行順利。

  網上糾紛網上解。杭州信息產業發達,大數據、移動支付、智慧物流等產業發展水平世界領先。但同時,在杭電商平台年處理糾紛數量日益增多,杭州各基層法院受理電子商務案件快速增長。今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36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設立杭州互聯網法院的方案》;8月,最高人民法院明確試點設立杭州互聯網法院。

  杭州互聯網法院院長杜前說:“成立杭州互聯網法院,是司法主動適應互聯網發展大趨勢的重大創新。”自5月1日試點至11月24日,法院互聯網訴訟平台已受理案件4050件,結案2006件。已關聯當事人的案件100%在線開庭審理,開庭平均用時28分鐘,平均審理期限51天。

  運用“互聯網+”帶來的新動能,浙江積極回應群眾對互聯網時代司法的新需求,推進“互聯網+司法”創新實踐,已然成為各級司法機關的自覺行動。一系列“化學反應”不斷發生——

  浙江省高院研發“浙江智慧法院”移動客戶端,整合網上引導、網上立案、網上繳費、網上質證、網上閱卷、網上庭審等線上訴訟服務功能。當事人在指尖上可完成各項訴訟手續;

  浙江省檢察院牽頭開發建設“政法一體化辦案系統”項目,目前已在5家基層檢察院試點,涵蓋逮捕、起訴、審判、交付執行和減刑假釋等協同過程,有效破除了政法各單位執法辦案信息系統之間的數據壁壘……

  數據流、信息流跨越高山大海,進社區、到農家,不斷拓展司法為民的廣度和深度。浙江司法機關借力“互聯網+”,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享受便捷優質的司法服務。

  十九大報告提出,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保障群眾基本生活,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公共法律服務,是公共服務體系的應有之義。

  “只要通過視頻就可以咨詢律師,太方便了!”日前,杭州市民俞女士通過“網上法律服務中心”,在值班律師幫助下解決了自己的法律困惑。“網上法律服務中心”設在西湖區法律援助中心,由22位優秀法援律師每天輪流在視頻室值班,接待本區市民的法律咨詢、接受調解和完成法律援助案件的初審。西湖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祝小君介紹,自2013年6月該中心啟用全省首家“網上法律服務中心”以來,已服務近萬人。

  動動鼠標,就能在網上找到律師咨詢法律問題;點點手機,就能共享法律服務資源……浙江構建起一個城鄉一體化、網上網下一體化的法律服務平台,以省司法廳門戶網站為中樞,整合全系統各類網站資源,改造升級“12348”公共法律服務專線。該專線整合了網上即時法律服務、公共法律服務信息發布、公眾評議等七大功能,同時連接了省、市、縣三級公共法律服務網絡信息通道,實現全省法律服務資源共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