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杭州蕭山區生活垃圾分類邁入“大數據”時代
http://www.CRNTT.com   2019-01-29 00:15:59


  中評社北京1月29日電/從實時獲取全區400餘個垃圾分類覆蓋小區的分類情況,到統計相關數據需要多長時間?杭州蕭山區垃圾分類辦只需5秒——打開蕭山區“生活垃圾智能監管系統”平台,點擊“清運管理”模塊,每個小區的垃圾分類情況一目了然。

  杭州日報報道,近日,位於蕭山區數字城管信息處置中心的“生活垃圾智能監管系統”平台正式上線投入使用。作為全省首個線上智慧+生活垃圾監管系統,這個覆蓋全區的垃圾分類大數據平台將為全區垃圾分類數據提供一個“超級大腦”,通過全天候、實時、無縫監管實現垃圾減量。

  掃描二維碼 垃圾桶也有專屬“身份卡”

  為破解易腐垃圾“監管難”問題,蕭山區“生活垃圾智能監管系統”平台為400餘個已分類小區的生活垃圾集置點貼上了一塊綠色的二維碼。二維碼雖然“身材”小,但掃一掃卻“大有乾坤”。

  每天清晨,清運公司的工作人員在把易腐垃圾倒入清運車之前,都需要完成一項特殊的“打卡”工作——對集置點的每一桶易腐垃圾進行稱重、拍照後,工作人員會打開手機APP(生活垃圾智能監管系統),掃描設置在集置點上的二維碼,將每個易腐垃圾桶的重量和分類情況上傳至後台,實現數據的同步更新。

  “二維碼”帶來的智能監管大變革只是蕭山區生活垃圾智慧監管的第一步。在易腐垃圾運輸途中,專業運輸車輛車身上安裝的GPS監控設備、過磅系統,能實時跟蹤車輛在收運途中的路線、稱重等內容。同時,處置企業在末端對於易腐垃圾的資源化綜合利用情況,通過專業設備接入監管系統,讓每一噸易腐垃圾都有明確的“去向”。

  開動“超級大腦” 實現全程監管

  “原來垃圾分類的計量數據主要靠的是末端處置企業的上報數據。”數據來源單一,曾讓工作推進較為被動。眼下,生活垃圾智能監管系統正在為垃圾分類提供主動介入數據統計管理的新路徑。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