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以“拆治歸”組合拳引領發展新優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23 08:26:36


  中評社北京1月23日電/江台州市黃岩區的三江口,本應是原生態保護的“綠三角”,卻一度是違法建築集中地。不久前,原屬11家企業的15萬平方米違建被夷為平地,將投資15億元,“浮起”一座占地近500畝、惠及民生的生態“綠島”——三江口濕地公園。

  新華社報道,這是浙江“拆治歸”組合拳的招式——以“三改一拆”改變城鄉環境,拆出發展空間;以“五水共治”修復山河本色,治出轉型實效;以“浙商回歸”引入優質項目、納入發展活水——站在歷史新方位,浙江省委、省政府堅定不移打好轉型升級組合拳,縱深推進,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三改一拆:打破瓶瓶和罐罐,升級顔值與內核

  2016年10月,溫州鹿城區雙嶼街道發生危舊農房倒塌事故多人傷亡。而此前,這裡拆征拉鋸戰已進行多年。“拆”與“拒拆”的背後,是當地痛定思痛消除隱患、推動區域轉型發展的決心,與觸及局部短期利益、固守瓶瓶罐罐思想的博弈。最終33天後,當地幹部經過細致工作,12.71萬平方米老舊農房被全部拆除。

  從小作坊起家、見縫插針式的“草根經濟”無疑是浙江人搶抓改革開放機遇、破除要素制約的先手棋。然而,亂搭亂建的小作坊、小工廠,以及其他各種違法違章建築也隨之“野蠻生長”,發展空間被嚴重制約。

  時不我待,2013年2月21日,浙江省政府印發通知,提出要在全省“改造舊住宅區、舊廠區、城中村,拆除違法建築”。一場關乎浙江發展未來、牽動萬千百姓的行動席捲全省。

  拆出空間,騰籠換鳥。金華浦江縣拆除違建水晶加工場所2萬餘處,僅保留526家,產值不降反升,2016年行業總產值超90億元,超出歷史峰值兩成多。一批企業成為行業龍頭,高起點打造的“水晶時尚小鎮”呼之欲出,行業逐漸向高端、集群、智能化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