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特色小鎮,從浙江走向全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3-10 10:12:30


(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3月10日電/全國兩會上,“特色小城鎮”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從浙江起步的特色小鎮,又一次引起眾多關注。

  浙江日報報道,不求大、但求專;不求多、但求精;不求全、但求特。堅持以“八八戰略”為總綱,在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中,浙江把建設特色小鎮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路徑,為企業搭建新平台,為新型城鎮化提供新樣板。一個個產業特色鮮明、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的特色小鎮,如同漫天繁星閃耀在浙江大地,改變著浙江經濟社會的發展格局。

  緊盯產業

  發軔於浙江,特色小鎮走向全國:上海、江蘇、山東、雲南……到底是什麼魅力,使得它備受青睞?

  浙江啟動建設特色小鎮以來,共有兩批78個小鎮被列入創建名單,第三批名單已在醞釀中。統計數據顯示,首批特色小鎮自2015年創建至去年三季度,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不含商品住宅和商業綜合體項目)851億元,平均每個特色小鎮23億元。

  無疑,特色小鎮是投資新高地。能讓資本“長著眼睛”投向特色小鎮,產業是核心因素。記者發現,小鎮按產業特色可以分兩類:一類是以寧海智能汽車小鎮、黃岩智能模具小鎮等為代表的製造業小鎮;另一類是以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鎮、夢想小鎮等為代表的第三產業小鎮。

  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鎮,由2008年成立的玉皇山南國際創意金融產業園演化而來。當時,為給園中的文創企業找到融資渠道,政府有意識地引進了一批投資基金公司,沒想到形成了創投產業,引得海內外金融機構紛至沓來。

  破解空間資源約束,優化生產力布局,浙江一直沒有停下創新的腳步。從塊狀經濟、縣域經濟,到工業區、開發區,再到集聚區、科技城……如今的特色小鎮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試驗場、新地標,在破解資源要素瓶頸、有效供給不足、高端要素聚合難等方面,開辟了新天地,培育了新增長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