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7日電/浙江日報訊,熙攘的城市大醫院內,有多少患者在基層醫院就能解決看病問題?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院長蔡秀軍根據該院門診量和住院數,估算出這一數字大約是患者總數的80%,“對基層醫療機構服務人員、服務水平的不信任,是導致大醫院人滿為患、小醫院門可羅雀的重要原因。”他說。
全科醫生,作為基層百姓的“健康守門人”,在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是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推進分級診療制度的關鍵。如何為基層百姓留住一批優質的全科醫生?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推進分級診療。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再次成為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點。
全科醫生去留之慮
湖州市吳興區妙西鎮,全科醫生費雲一早就騎上“小電驢”,前往4公里外的稍康村,看望簽約病人老金。自2010年畢業至今,費雲一直在基層衛生院工作。雖然深愛這份職業,可她也常常犯愁:與大醫院相比,基層工作環境較差、待遇不高,上升渠道和業務發展又受限。看著一些同行離開崗位,她有時也會考慮自己是否能夠長久待下去。
在蔡秀軍委員看來,承擔著家庭醫生、責任醫生重任的全科醫學人才,已成為全社會的共同需求,但由於基層待遇、職業發展前景、價值體現等限制,不少基層全科醫生“出走”。
為破解全科醫生人才短缺難題,早在1991年,江山市四都鎮在全國率先開展首家鄉鎮全科醫療試點,此後,我省先後開展全科醫生崗位培訓、全科骨幹師資培訓,並出台《浙江省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規劃》。2011年起,全科醫生培養模式逐漸過渡到以規範化培養為主。儘管如此,在我省部分農村基層,全科醫生依然緊缺。
根據《浙江省基層衛生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全省規範簽約服務要覆蓋一半人口。這就意味著,屆時全省共需2.5萬名基層全科醫生。截至2017年底,通過規範化培訓等手段,全省取得全科醫生資格的有3.6萬人,註冊成為全科醫生的約有2.26萬人,但除卻在大醫院當全科醫生外,真正到基層當全科醫生的只有1.86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