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浙江安吉:下好美麗鄉村“先手棋”
http://www.CRNTT.com   2018-04-28 10:22:19


安吉餘村。
  中評社北京4月28日電/對浙江省安吉縣餘村的許多百姓來說,若不是2003年起,在浙江“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中,先行一步重整河山,也許就沒有一路從生態美到產業美再到生活美的步步領先。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起,餘村就是一個典型的粗放工業村:拉絲廠、竹筷廠、石礦,什麼來錢幹什麼。“腰包是鼓了,環境卻糟了。”65歲的村民葉百能說。

  新華社報道,據餘村村黨支部書記潘文革回憶,環境污染最嚴重的時期,背靠滿目翠色的毛竹林、家家戶戶產笋幹的餘村百姓,卻連鮮竹笋都不敢放在外面曬。“到處都是礦山飄出的灰塵,這樣的笋幹能吃嗎?”

  直到2003年前後,借著“千萬工程”的東風,餘村最先下定決心“整理河山”。關停石灰窑、搬遷工廠、清整河道……一項項工程在幾年內被逐一推進。

  2005年,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在餘村被首次提出,關停所有礦山、污染企業成了餘村百姓自願自覺的共識與選擇。

  一邊整治環境,一邊另謀發展。同年,餘村百姓就辦起了農家樂。美麗生態帶動了產業的發展,集體收入由300萬元跌至20萬元後開始“回暖”。“那時候我們村已經有9戶農家樂,200多張床位,一年就能接待遊客2000多人次了。”餘村農家樂經營戶潘春林說,在辦農家樂這件事上,餘村又比很多地方先行一步。

  如今,“兩山”森林小鎮、礦山遺址花園相繼投入建設,來餘村參觀、游玩的遊客越來越多。餘村的農家樂也轉型升級成了主題各異的民宿。

  村民餘忠堯、賀友蓮夫婦原來一直在雲南做生意。2016年前後決定帶著辛苦攢下的積蓄回到餘村。同年8月,修葺一新的小樓掛上了招牌——郊外郊餘家民宿。

  “總投入400多萬元,現在有房間12個,床位20張。”賀友蓮說,“環境美了、人氣旺了,在家門口創業多好呀!開業到現在快兩年了,生意還不錯,五一前後也是小旺季,房間早就被預訂滿了。”

  夫妻倆說,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他們相信餘村周邊的荷花山景區建設好後,民宿的生意會更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