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浙江諸暨:碧水清波中孕育出“珠光寶氣”
http://www.CRNTT.com   2018-05-08 12:14:37


(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5月8日電/碧波蕩漾,連片的水塘一望無際,岸邊的柳樹隨著清風飄拂,人們很難把這片美麗的水域和曾經臭氣熏天的河蚌養殖池聯繫到一起。

  新華社報道,這片位於浙江諸暨市山下湖鎮的500畝水域,屬於浙江清湖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記者了解到,該企業發明了一種“滴管”養殖珍珠蚌方法,把養殖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成為如今“珍珠之鄉”綠色發展的一個縮影。

  山下湖被譽為“中國珍珠之鄉”。山下湖鎮副鎮長祝新軍介紹,鎮裡90%的居民都從事珍珠養殖,大面積的傳統養殖曾經給當地帶來相當嚴重的水體污染。蚌塘裡淤泥遍布、腥臭熏天,周邊的老百姓苦不堪言。

  近年來,隨著“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和“五水共治”等一系列工程在浙江的開展,農村人居環境不斷得到改善,生態保護日益得到加強。

  “既要珠光寶氣,更要碧水清波!”祝新軍說,2017年3月,諸暨實施了史上最嚴的“禁養令”, 通過對水質不達標的養殖戶禁養關停,山下湖鎮以“壯士斷腕”的決心,立志改變犧牲環境換發展的老路。

  山下湖鎮集中建立起9大養殖示範點,鼓勵指導珍珠養殖戶提高污水處理的技術和能力。同時,加大力度引進高科技養殖企業,引領行業轉型升級。

  清湖農業總經理郭偉鋒說,河蚌本身並不會破壞水質,恰恰相反,它是藍藻等藻類的克星,是清理河道、淨化水質的天然衛士。但是傳統養殖方式過於粗放,大面積投放飼料,導致水體富營養化。

  “眼下企業正在做的,是預先在水下鋪設主水管道,將蚌掛養在水管下,再將事先培育好的藻類精准輸送到塘裡的每一只河蚌內。”郭偉鋒說。

  這套被郭偉鋒形象地比喻為“奶娘系統”的工程,可以讓珍珠蚌像用奶瓶一樣直接吸收綠藻。這不但從根源上有效避免了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污染,還能將傳統珍珠養殖的密度從每畝1000只左右提高到8000只左右。而且精准投喂的方式也能節省90%的食料,養殖成本大大降低。

  “這個養殖區域能達到這麼好的效果,科技應用功勞可不小,包括自動化管網式珍珠蚌投喂系統、懸浮式自動升降掛養裝置系統等4項國家專利技術。”郭偉鋒滿臉自豪。

  “我要還河蚌一個清白。”郭偉鋒說,通過技術實踐證明,“碧水清波”和“珠光寶氣”兩者並不矛盾。只要珍珠養殖行業加大技術投入,進行科學化養殖,一定能做到效益和環境兼顧。

  郭偉鋒說,自動化控制滴管喂養設備可實現珍珠蚌所需營養成分的精准配比,下一步企業將與高校持續展開合作,研究精准投喂的“最佳配方”,不斷提高淡水珍珠的產品品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