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麗浙江 特色體驗
http://www.CRNTT.com   2018-09-03 18:33:16


水清岸美義烏江。
  中評社北京9月3日電/15年來,從“綠色浙江”到生態省建設,再到生態浙江、美麗浙江建設,一以貫之、層層遞進。近日,記者採訪了省美麗浙江建設領導小組生態文明示範創建辦公室負責人,為讀者解讀我省的生態文明建設工作。

  浙江日報報道,據介紹,15年來,浙江省委、省政府按照“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的接力精神,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其中,生態省建設作為長期以來浙江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基調和主旋律,以其前瞻性、系統性、科學性為浙江生態建設戰略深化夯築了“四梁八柱”。同時根據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時代特征,及時作出戰略深化。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對“美麗浙江”作出的部署,鮮明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接力要求。浙江生態文明建設在內容上的不斷完善和要求上的不斷升級,充分體現了堅定走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之路的高度自覺和實踐擔當。

  15年來,浙江在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的同時,水、大氣環境質量明顯好轉。地表水水質得到顯著改善,地下水水質各項指標保持良好,飲用水源地水質得到更好保護。Ⅰ類水質占比從2005年的2.9%增長至2016年的10.9%;劣Ⅴ類水質從2005年的14.1%減少至2016年的2.7%,2017年全面消除劣Ⅴ類水質。全省地表水Ⅰ類~Ⅲ類的省控斷面比例從2012年的64.3%上升到2017年的82.4%,平原河網水質也大幅改善,國家首次“水十條”考核浙江省名列第一。大氣環境質量穩定改善,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從2013年的61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7年的39微克/立方米;全省設區市日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從2013年的68.4%上升到2017年的82.7%,“大氣十條”考核連續3年優秀。海洋環境質量有所改善,近岸海域海水污染總體得到遏制,優質海水明顯增加。森林生態質量穩定提升。根據浙江省森林資源年度監測結果,2017年全省森林覆蓋率達61.17%,為自2004年開展省級森林資源年度監測以來的最高值;全省森林資源呈現出總量不斷增長、質量穩步提升、結構持續改善、功能顯著增強的良好態勢。

  生態經濟是否健康發展是檢驗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15年來,浙江以壯士斷腕的決心保護生態環境,大力推進生態經濟發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2002年以來,服務業在全省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比重不斷上升,三次產業比重從2002年的8.6∶51.1∶40.3調整為2017年的3.9∶43.4∶52.7,其中第三產業從40.3%提升至2017年的52.7%,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輕型化、生態化。環境友好型產業蓬勃發展,2017年,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特征的“三新經濟”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7.1%;全省旅遊總產值突破1萬億元,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超過11%,占GDP比重約7.5%。在2018年4月舉行的深入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我省麗水市的綠色發展成就受到肯定,麗水的發展也是全省綠色化發展的一個經典縮影。

  城鄉生態建設穩步推進。自2003年實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15年來,全省美麗鄉村建設已經從“一處美”邁向“一片美”,從“一時美”邁向“持久美”,從“外在美”邁向“內在美”,從“環境美”邁向“發展美”,從“形態美”邁向“制度美”,打造了美麗鄉村這張浙江的“金名片”。鄉村面貌發生深刻變化,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實現規劃保留村全覆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村覆蓋率41%,農村衛生廁所覆蓋率98.6%。農民收入水平穩居全國省區第一,城鄉呈現更加均衡、更加融合的新格局。堅持問題導向,啟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全面實施6大專項行動,部署開展1191個小城鎮的綜合整治,其中465個小城鎮已整治達標,實現了美麗“蝶變”。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