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好消息頻傳?浙江專家解讀罕見病利好政策
http://www.CRNTT.com   2019-02-28 11:08:37


  中評社北京2月28日電/浙江在線訊,“熊貓寶寶”、“瓷娃娃”、“蝴蝶寶貝”、“不食煙火兒童”……看似美麗的名字背後,卻是一個個罕見病家庭艱難的求醫之路。

  每年2月的最後一天是“國際罕見病日”。據《中國罕見病研究報告(2018)》顯示,目前,罕見病約有7000種。在我國,罕見病患者超過2500萬。

  由於生產成本高、藥品研發費用高、患者人數少,罕見病藥物價格往往十分昂貴。因此,對於罕見病家庭來說,經濟負擔和精神負擔一樣沉重。

  近期,一個振奮人心的利好政策讓不少罕見病家庭看到了新的希望——

  從3月1日起,我國對首批21個罕見病藥品和4個原料藥,參照抗癌藥對進口環節減按3%徵收增值稅,國內環節可選擇按3%簡易辦法計征增值稅。

  政策撒糖,浙江的患者多久能享受到這一利好?罕見病藥品的價格何時會降?

  昨天,在2019浙江罕見病連接健康與社會關懷活動現場,國家衛健委罕見病診療與保障專家委員會委員、浙江省醫學會罕見病分會候任主委謝俊明表示,從今年3月1日起,浙江也會同步實行這個降稅政策,而最先享受到利好的將會是藥企。

  “對於企業來說,如果增值稅的稅率下降,投入的成本就會降低,之後可能反饋到藥品的價格上。這是一步一步傳導的。”謝俊明說,真正實現藥品價格下降,讓患者減負,預計還要半年時間左右。至於降幅能達到多少,目前很難做出評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