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浙江首個穿越地鐵的綜合管廊完工
http://www.CRNTT.com   2019-07-02 10:01:02


備塘路地下綜合管廊項目路線示意圖(浙江省交工集團供圖)
  中評社北京7月2日電/浙江在線訊,今天埋電纜,明天修排污管,馬路挖完又開挖,這樣的“拉鏈路”你是否也常遇到?又或者,寬闊蔚藍的天空,總有交織盤錯的高低壓電線切割美景?隨著城市地下管廊的建設,這些惱人的情況將會越來越少。

  7月1日,杭州市備塘路(艮山西路-德勝路)地下綜合管廊正式完工,這是浙江省首條成功穿越地鐵的綜合管廊,也是杭州首條兼具人防功能的綜合管廊。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於集中鋪設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給水、排水、熱力、燃氣等市政管線的公共隧道,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形象地說,就是將直埋在地下的各種市政管線統一安放到一個共同的“盒子”裡,維修和管護轉入地下,讓管線得到更安全的保護。同時,也能解決反覆開挖路面、架空線網密集、管線事故頻發等問題。

  杭州備塘路地下綜合管廊項目由浙江交通集團下屬浙江交工地下分公司負責施工。項目負責人蔡偉向記者介紹,今日完工的管廊長1.978千米,寬9米,淨寬4.4米。南接艮山路管廊北側,北至德勝路綜合管廊,沿線下穿彭埠備塘河和白石港處,上穿杭州1號線和4號線,集電力、通訊、給水等線網管道於一體,分三艙設置。作為未來杭州地下供水、供電、信息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備塘路地下綜合管廊將承擔起供給杭州東部水、電、網的職能。

  據記者了解,杭州備塘路綜合管廊的一個特殊性在於穿越了兩條地鐵線。蔡偉指著管廊的線路圖介紹說,備塘路管廊上穿杭州1號線和4號線,施工難度大,基坑底與地鐵隧道最小距離僅6.75米,施工過程極易對正在運營地鐵隧道造成擾動,甚至會導致地鐵隧道發生漏水等突發情況。“為減少對地鐵隧道的影響,項目施工方案優化比選過程一波三折,最終採取‘分塊分幅開挖’施工工藝。通過安全風險源辨識分析、地鐵管片變形監測、現場安全專項檢查,最終成功完成橫跨地鐵的施工。”

  此外,該地下綜合管廊還兼具人防功能。“相比較其他管廊,這個管廊進行了結構加厚,具有防核爆的功能。”蔡偉表示。

 2016年4月,杭州入選全國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由此全面系統性地進入了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實質性階段。根據浙江省住建廳的信息,截至2019年年初,全省共開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80公里,其中杭州市7個(9條)地下綜合管廊項目累計建成廊體27公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