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吳興“龜鱉大鎮自我清零”換環境發展雙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2-12 10:03:41


  中評社北京12月12日電/新華社電,題:“之前青蛙都不來,現在泥鰍出國門”——浙江吳興“龜鱉大鎮自我清零”換環境發展雙贏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東林鎮曾是全省聞名的“龜鱉大鎮”,龜鱉養殖產生的廢水廢氣使東林的生態環境不堪重負。痛下決心的東林鎮“自我清零”,“之前青蛙都不來,現在泥鰍出國門。”

  記者日前走進東林鎮保國村村民楊建海種植的茭白田,田裡套養的泥鰍十分“活躍”。從龜鱉養殖大戶轉型經營生態農業的楊建海說:“之前水質差,別說泥鰍了,青蛙都不來,現在田裡養的泥鰍品質好出口國外,今年八個塘一茬收網就賣了近50萬元。”

  像楊建海這樣從生態農業中獲益的轉型戶,在東林鎮已有100多戶。副鎮長王天柱說,東林是浙江省龜鱉養殖最集中的一個鄉鎮,全鎮龜鱉產業從1995年開始發展,至2013年底龜鱉養殖戶多達1872戶,銷售收入近5億元。

  龜鱉產業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讓東林付出了高額的生態成本。據吳興區環保部門測算,高峰期東林溫室龜鱉棚每天排放廢水2500噸,溫室取暖燒柴量一年達到4400噸,由此排放的廢氣超過正常排放量的1萬多倍。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