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從風景到風尚:道德地標展示杭州新魅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25 10:22:56


“最美媽媽”雕塑。
  中評社北京1月25日電/新華網報道,杭州錢塘江邊的“城市陽台”,坐落著由美術大師韓美林親手設計的一座雕塑。這個由一雙手和一個孩子共同構成的雕塑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一名普通的女子在千鈞一發之際,徒手接抱住了從11樓墜下的孩子妞妞。
 
  這名女子叫吳菊萍,如今,她的名字早已走出杭州,響徹大江南北。
 
  還有一個讓杭州市民永遠銘記的名字,公交司機吳斌。在被飛來的異物擊中內臟後,他強忍住疼痛,穩穩地停下了車,打開車門疏散乘客下車,並叮囑報警之後才倒下。從此再未醒來。
 
  吳菊萍和吳斌,就像怒放在杭州大地之上的道德之花,為這座以美著稱的城市平添了幾分獨特的魅力。
 
  然而,他們絕非這座城市僅有的幾座盆景。近年來,以此為契機,地方黨委政府的刻意引導,社會公眾的自發參與,向善、向美、互助、友愛的美德在杭州大地上蔚然成風,由盆景變為風景,進而成為這座城市的風尚。
 
  2014年7月5日,一輛滿載80多名乘客的公交車在途經杭州繁華市區時遭人為放火。面對熊熊烈火,周邊素不相識的人冒著生命危險,紛紛出手相助。在眾人的齊心協力下,短短40分鐘,不僅大火被撲滅,所有傷員也被第一時間送達醫院,為救治贏得了時間,並最終創造了無一人死亡的奇跡。
 
  災難面前的“大美”,源自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小美”的累積。冬日的雪夜,有市民自發組織私家車救助小分隊,走街串巷義務接送市民,連路邊、大橋下的流浪漢也沒有被遺忘。酷暑的盛夏,有百姓自發開設涼茶鋪,供路人免費取飲;晾涼綠豆湯,遞到路邊環衛工人手中。“民間的最美種子只要有合適的土壤、濕度與溫度,可以很快生根發芽。”杭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翁衛軍感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