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茶葉,下一個“春天”在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10 11:33:36


 
  一方面,是浙江茶葉主要出口方向的非洲和歐洲,這些年經濟出現起伏,消費能力下降。省茶葉協會相關負責人解釋,另一方面,2013年以來,歐美相繼調整有關技術法規,並加強了對進口茶葉農殘項目的檢測,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浙江茶葉的出口。

  目前,中國大陸茶園面積達到3000萬畝左右,穩居世界龍頭地位。其中,浙江就有287萬畝。然而,中國茶的平均出口價格僅為每公斤3美元左右,大約是印度、斯里蘭卡等國家的一半。

  只有突破質量和產品的瓶頸,浙江出口茶葉才能迎來新的增長。一方面要在產品上下功夫,逐漸放棄低價競爭、以量取勝的經營模式,向茶葉深加工,茶葉製品等附加值高、利潤高的產品轉型。另一方面,要突破質量安全的瓶頸,開拓新興市場。

  正因為如此,全省目前正在進行“茶園到茶杯”的全過程質量安全監管建設。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浙江省已在各地開展試點,加強茶園土肥管理;同時推進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鬆陽等地已率先建立起了質量溯源管理體系,實施茶葉質量追溯。

  與此同時,一批茶葉龍頭企業進軍深加工領域。據統計,2014年浙江茶葉製品出口量有近10%的增長。如浙江茗皇天然食品開發有限公司,出口產品已涵蓋速溶紅茶、綠茶、白茶、茉莉花茶、菊花茶和茶粉等各大類品種,近兩年的年出口量也實現了30%左右的增長。

  “在抓好自身質量的基礎上,浙江茶葉出口要做好的轉型,是要轉市場和轉產品,甚至可以積極借力‘一帶一路’戰略,向烏茲別克斯坦、阿爾及利亞、俄羅斯等國出口符合當地口味的茶葉產品。”陸德彪說,深加工是茶葉擴大出口的一條路子,也是打開歐美等高附加值茶葉市場的一項選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