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全面建設更高質量的平安浙江
http://www.CRNTT.com   2019-07-01 10:08:20


 
  一是讓人民群眾成為社會治理的主角,不斷提升平安建設的社會化水平。15年來的平安浙江建設過程,就是不斷培育社會組織、不斷提高公眾參與度,有效推進社會協同和公民有序參與,最大限度地激發社會活力的過程。據統計,近年來,浙江社會組織總量每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長,截至2018年底,浙江全省經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組織近5.6萬個,納入備案管理的社區社會組織超過15萬個,社會組織總數和每萬人擁有數均位居全國各省(市、區)前列。

  二是以“良法善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不斷提升平安建設的法治化水平。15年來,浙江以“法治浙江”建設統領平安建設法治化,用法治精神引領平安建設,用法治思維謀劃平安建設,用法治方式破解平安建設難題,通過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以及推動全社會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圍,把法治要求落實到平安建設的各層次、各領域,充分發揮了法治對平安建設的引領、規範和保障作用。

  三是給平安建設安上“最強大腦”,不斷提升平安建設的智能化水平。浙江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是中國數字化發展轉型的前沿陣地,也是平安建設領域率先利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手段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先行者。15年來,浙江通過政務服務網建設,開政務“互聯網+”的先河,通過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數據共享,推進了治理流程的再造。通過信息系統建設,實現了社會治安的數字化協同。通過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台建設,實現了誠信體系的數字化應用。通過“雪亮工程”實現了治安防控的“全覆蓋、無死角”。

  四是以專業化提升社會治理績效,不斷提升平安建設的專業化水平。15年來的平安浙江建設歷程,也是浙江總結、推廣和創新“楓橋經驗”,著力打造基層社會治理專業化浙江樣本的過程。為了破解縣鄉斷層、條塊分割等基層社會治理中普遍存在的難題,浙江構建了綜治工作平台、市場監管平台、綜合執法平台、便民服務平台等鄉鎮(街道)四平台,實現了對市場監管體制、綜合行政執法以及政府權責清單、公共服務事項目錄清單等改革在基層的繼承創新,並基於大數據開展“蜂巢生態體系”建設,切實提升了平安建設的專業化水平。

  15年來的平安浙江建設,是浙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浙江保持長治久安的根本之道。平安建設永遠在路上。我們要在已有良好格局和工作的基礎上,加快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不斷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全面建設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平安浙江,為平安中國建設提供更多的浙江素材。

  (來源:浙江在線-浙江日報;作者:陳柳裕——為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