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大教授盧煜明奪生物學科“皇家獎章”
http://www.CRNTT.com   2021-08-24 17:36:44


盧教授成為史上首位生物學科“皇家獎章”的華人得獎者。(資料相)
  中評社香港8月24日電/英國皇家學會今天公布2021年“皇家獎章”得主。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盧煜明教授為本年生物學科“皇家獎章”得主,是該獎項成立近200年以來首位華人得獎者,以表揚他憑藉血漿DNA診斷技術,開創“無創產前診斷”方法以及早診斷唐氏綜合症和多種遺傳病的革命性成就,並為其他類型的液體活檢奠下重要基石。

  香港中文大學傳訊及公共關係處指出,“皇家獎章”是英國皇家學會最負盛名的獎項之一,創立於1825年。每年有兩枚獎章分別授予在物理和生物學科領域對 “自然知識”的進步做出最重要貢獻的人。歷史上只有400多人獲此殊榮,包括提出“進化論”的達爾文及“原子理論”的道耳頓。此外,自諾貝爾獎在1901年成立以來,大約有五分一“皇家獎章”得獎人先後成為諾貝爾獎得主。

  全球每年數以百萬計孕婦受惠於“無創產前診斷”

  有“無創產前檢測之父”之稱的盧教授,現為中大醫學院副院長(研究)、化學病理學系系主任及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他於1997年加入中大,同年發表孕婦的血漿內存有高濃度的胎兒DNA。盧教授及其團隊後來研發了唐氏綜合症的無創檢測方法,成功將以DNA分析為本的“無創性產前診斷技術”,從科學研究層面應用至臨床診斷,現時已被全球數十個國家廣泛採用,每年數以百萬計孕婦受惠,是醫學界的重大突破。此外,盧教授的團隊透過大型平行測序技術及創新的生物信息科技,分析母體血漿中的微量 DNA,成功破解了胎兒的全基因組圖譜,從而可及早預測多種遺傳病。

  盧教授將產前檢測的概念延伸應用至其他醫學領域上。在器官移植方面,他證明了移植器官的DNA存在於接受器官者的血漿中。此項重要發現已成為器官移植後監測排斥反應的新方法。孕婦體內的胎兒發育與病人體內的腫瘤生長,兩者之間有許多相似之處。近年盧教授領導的跨學科科研究團隊成功將DNA測序技術應用至癌症檢測,能非入侵性地找出癌症基因組中多種類型的改變。最近盧教授的科研團隊成功地研發出一種能偵測數十種癌症的血液測試,並和美國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合作推出作臨床應用。

  熱切期盼下一代最優秀的人才加入創科行列

  成為史上首位生物學科“皇家獎章”的華人得獎者,盧教授表示:“我在無創產前診斷及液體活檢的研究工作得到英國皇家學會的認同,真的十分鼓舞。能夠與歷史上多位偉大的科學家獲得同一榮譽,我實在感到非常榮幸。研發‘無創性產前診斷技術’不單是我個人的工作,更是整個團隊的成就。我要感謝在科研路上一直給予啟發、支持及陪伴的家人、導師、同事、學生和朋友。”

  展望未來,盧教授希望這個獎項能吸引更多年輕人體會到科學的樂趣和意義:“科學的未來取決於我們能否吸引下一代最優秀的人才進入科學領域探索,尋找下一個科學突破。”

  英國皇家學會主席Adrian Smith爵士表示:“英國皇家學會通過頒發獎章和獎項,表揚那些拓闊人類對世界認識的科學家。他們的發現塑造了我們的社會、回答了最基本的問題,並開闢了新的探索途徑。”

  近年獲多項具指標性的國際榮譽和大獎

  盧煜明教授的研究成果對全球醫學及科學界影響深遠,屢獲國際殊榮,當中包括於2011年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2013年被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14年獲費薩爾國王國際醫學獎、2015年成為首位獲頒美國臨床化學協會Wallace H. Coulter講學獎的華人、2016年獲頒有“中國諾貝爾獎”之稱的首屆“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及被譽為“諾貝爾獎預測指標”的“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 (Thomson Reuters Citation Laureate) 、連續四年 (2016 – 2019) 獲世界權威科學期刊《自然生物科技》(Nature Biotechnology)選為“全球20位頂尖轉化研究科學家”、2019年成為首位華人科學家獲頒“復旦—中植科學獎”,及2021年獲有“科學界奧斯卡”之稱的“科學突破獎”。

  “皇家獎章”簡介

  皇家獎章由英國國王喬治四世於1825年創立。在1826年至1964年間,每年頒發兩枚獎章,分別授予在物理和生物學科領域對 “自然知識”作出最重要貢獻的人。自1965年開始頒發第三枚獎章予在應用科學領域有傑出貢獻的人。
 
  根據資料,歷史上此獎章僅被頒發約400枚,得獎者包括提出“進化論”的達爾文及“原子理論”的道耳頓。自諾貝爾獎在1901年成立以來,大約有五分一“皇家獎章”得獎人先後成為諾貝爾獎得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