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胡耀邦逝世24周年:他讓中國回歸“常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15 17:00:42  


 
  胡到中組部上任時有人放了鞭炮,這自然是一種“有聲”的鼓勵,因為胡確實太難了。當時中組部的統計說,全國脫產幹部有1700萬,因為政治運動的“無情打擊”,立案受審查的約17%。

  胡耀邦說,凡是不正確的結論和處理,不管是什麼人定的、批的,都要改正過來。有人說,那毛主席批的案子呢?胡回答,只要證明是錯的,都應該平反。

  到1984年底,中國最終平反糾正了300萬幹部的冤假錯案。

  胡同時“改正”了“反右”運動中的55萬“右派分子”。有人說改正得太多了,胡回答,當初抓的時候,為什麼不嫌多?

  人們日後評價胡的上述兩個舉動:第一是解放了思想,第二是解放了人。對胡來說,他所做的,是讓這個國家的人們能正常地思考,且不會因此被冤案所係。而被解放了思想和身心的人,最終匯成了改革的洪流。

  政治生活正常化:“黨內不許殘酷鬥爭”

  和鄧小平一樣,胡同樣是橋牌高手,而且叫牌積極,從不猶豫,這與他的處事風格類似:敏捷,明快。

  此前的1980年,剛剛當選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的胡就在思考如何避免“文革”這樣的災難,“這就要從我們黨和國家的製度上想辦法……盡可能堵塞漏洞。”

  他決心建立一套完整的黨內生活製度,防止正常的黨內意見分歧演變成不正常的黨內政治鬥爭。這年11月,他作了《做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的報告,對個人崇拜進行了嚴厲的批判。他在當年的宣傳工作會議上說,毛的功績要講透,錯誤也要說透。

  1981年的春天,在胡的推動下,《關於黨內生活的若干準則》正式公布,重點在於“堅持集體領導,反對個人專斷”。

  《若干準則》中一些針對“文革”流弊的條文在現在看起來依然“觸目驚心”:“黨內鬥爭,不許實行殘酷鬥爭、無情打擊”;“反對某個同志的某個意見,不等於反對這個同志……更不等於反黨”。

  然而這還不夠,另外緊迫的是,如何實現正常“交接班”的問題。胡的目光放在了廢除“領導幹部職務終身製”和加緊選拔年輕幹部上——這也是鄧的主張,在1979年,鄧便說,“老同志要讓,要認真地選接班人”。胡堅決地支持了他。

  胡耀邦說,中央書記處的11個書記加起來718歲,歲數太大了。他還說,“幹國家主席幹一輩子,幹到最後一口氣,怎麼能不產生個人崇拜……”

  這一年的中共十二大,廢除“領導幹部職務終身製”被明確地寫入黨章。興奮的胡準備自己去實踐它,“十二大一散會,他就跟我說,十三大後,他就退下來。”胡生前的秘書李漢平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也是在這次黨代會上,中共有步驟地實現了高級幹部的新老交替。在當時選出的348名中央委員和候補委員中有112人年齡在55歲以下,其中有江澤民、李鵬、李瑞環、尉健行、羅幹等等。而最年輕的胡錦濤,只有39歲。

  胡想讓老人們放心,在十二大結束的當天,39位年輕的新當選的中央委員和候補委員們被特意安排和鄧小平、陳雲等元老見面。胡在旁邊鼓勵說,“膽子大一點,站到前面來。”
 
  來源:搜狐財經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