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劉金峰:我國營養健康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http://www.CRNTT.com   2022-06-28 00:42:05


劉金峰(中评社 海涵摄)
  中評社北京6月28日電(記者 海涵)國家衛生健康委6月2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工作的進展與成效。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司長劉金峰介紹,“吃得安全”、“吃得健康”是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委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依法履行食品安全標準、風險監測評估等工作職責,踐行“最嚴謹的標準”要求,貫徹大食物觀理念,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一是全面打造最嚴謹標準體系,吃得放心有章可依。食品安全標準是強制性技術法規,是生產經營者基本遵循,也是監督執法重要依據。十年來,我們組建含17個部門單位近400位專家的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堅持以嚴謹的風險評估為科學基礎,建立了程序公開透明、多領域專家廣泛參與、評審科學權威的標準研製制度,以及全社會多部門深入合作的標準跟蹤評價機制,不斷提升標準的實用性和公信力。截至目前,已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1419項,包含2萬餘項指標,涵蓋了從農田到餐桌、從生產加工到產品全鏈條、各環節主要的健康危害因素,保障包括兒童老年等全人群的飲食安全。標準體系框架既契合中國居民膳食結構,又符合國際通行做法。我國連續15年擔任國際食品添加劑、農藥殘留國際法典委員會主持國,牽頭協調亞洲食品法典委員會食品標準工作,為國際和地區食品安全標準研製與交流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是著力強化風險監測評估能力,及時預警維護健康。我們建立了國家、省、市、縣四級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監測、食源性疾病監測兩大監測網絡以及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體系。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監測已覆蓋99%的縣區,食源性疾病監測已覆蓋7萬餘家各級醫療機構。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監測食品類別涵蓋我國居民日常消費的糧油、蔬果、蛋奶、肉禽、水產等全部32類食品。這些措施使得重要的食品安全隱患能夠比較靈敏的得以識別和預警,不僅為標準制定提供了科學依據,同時為服務政府風險管理、行業規範有序發展和守護公眾健康提供有力支撐。

  三是主動踐行大食物觀,助力“吃得安全”向“吃得健康”提升。我們大力推進國民營養計劃和健康中國合理膳食行動。加強對一般人群和嬰幼兒、孕產婦、老年人等特殊重點人群的科普宣教,廣泛開展合理膳食指導服務。組織建設一批營養健康餐廳、食堂、學校等試點示範。通過社會共治共建,保障群眾獲得營養知識、營養產品和專業服務,提升食品營養場所的可及性便利性,推動實現“吃得安全”向“吃得健康”轉變。

  劉金峰表示,我們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秉持標準嚴謹實用,監測靈敏高效,評估科學權威,營養惠民便民原則,努力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飲食安全與身體健康。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