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從“三來一補”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8-11-26 09:46:03


  中評社北京11月26日電/11月5日,習近平主席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強調:“只要我們保持戰略定力,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大氣力解決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中國經濟就一定能加快轉入高質量發展軌道,中國人民就一定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挑戰,中國就一定能迎來更加光明的發展前景。”

  40年來,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不動搖,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經濟動能,從早期“三來一補”到如今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實現由“以價取勝”向“以質取勝”的轉變,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從“三來一補”起步,中國經濟實現崛起

  改革開放之初,剛剛打開國門的中國既缺資金,也缺人才,更不了解國際市場,必須大力引進國外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而當時可以與外資合作或交換的,主要是國內廉價的勞動力和土地等生產要素。

  1978年,廣東省東莞縣第二輕工業局設在虎門的太平服裝廠與港商合作創辦了太平手袋廠。這是全國首家來料加工企業,投產第一年就為國家賺取外匯60多萬港元。

  “太平手袋廠的成功吸引了很多外商參觀,後來這些外商也陸續把工廠搬到附近。很快,模具廠、印花廠、五金廠都來了。”太平手袋廠原廠長唐志平回憶道。

  自此,被稱為“三來一補”(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補償貿易)的企業在東莞、珠三角遍地開花,吸引外資發展經濟成為全國潮流。我國陸續出台大量鼓勵發展外貿的政策,出口額從1979年的136.6億美元迅速增加到1992年的849.4億美元,對國內經濟產生了巨大的拉動作用。

  1995年,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提出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兩個“根本性轉變”。我國出口貿易開始注重“以質取勝”,技術含量附加值高的工業制成品出口明顯上升,其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由1992年的5%增加到2001年的17%。

  加入WTO以後,伴隨與世界貿易運行機制的接軌,我國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對外貿易額持續高速增長,引進外資規模巨大且平穩發展,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水平不斷上升,彌補了內需不足的缺口,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推進器。

  從“三來一補”起步發展外向型經濟,以加工貿易為切入點參與國際分工,中國逐漸成為舉足輕重的“世界工廠”,帶動了經濟的強勢崛起。“MADE IN CHINA”的標簽隨著商品流、信息流激蕩全球,成為廣為人知的中國符號。

  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

  東莞厚街鎮是我國最大的制鞋業出口基地。2015年底,儘管出口量上升15%,但東莞綠洲鞋業總經理、台商李嘉泉仍感到沉重壓力:出口單價被壓低了2%,3000多元的月薪還招工不足,而在東南亞一些國家不到一半的月薪就讓年輕工人蜂擁而至,做一雙鞋的成本至少低3美元。

  “三年前客戶報價會給我們‘八趴’(8%)毛利,現在低到‘三趴’。各種成本都在漲,只能靠把量做大,一直擴充很辛苦。”李嘉泉快言快語。

  低端製造業的困境只是個縮影。隨著土地、資源、人口和環境約束進一步趨緊,依靠外延擴張、以資源嚴重消耗為代價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已經難以適應新的發展要求。

  “中國經濟呈現出新常態”。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綜合分析世界經濟長周期和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以“新常態”為中國經濟發展擘畫了階段分界。

  新常態下,增長速度要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發展方式要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經濟結構調整要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舉,發展動力要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這些變化,是我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的必經過程。

  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成為新階段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權威人士指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難以消減,有世界經濟亂雲飛渡的波及,也有中國自身體量龐大的新特點,但根子是結構性問題,看似需求放緩,實則有效供給不足。

  現實中,一方面中國企業大量產品賣不掉,鋼鐵、煤炭、水泥等多個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另一方面,中國人的海外消費卻直線增長,每年有上萬億元人民幣花在國外。

  從各國發展經驗看,經濟的持續增長主要取決於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正在有力推動全球供給體系調整,主要發達國家已經開始應對布局。必須把握住這個結構調整和動力轉換的歷史性機遇,將其轉變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巨大驅動力。

  2015年11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首次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概念,要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

  “如果說新常態的戰略判斷回答了發展新階段‘怎麼看’的問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則闡明了發展新特征下‘怎麼幹’的方法論,是指導經濟工作全局的重大決策。”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張占斌說。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理清重點,明確方向。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

  方向明則路徑清。三年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具體任務和要求因時而變。從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五大重點任務,到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振興實體經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再到構建長效體制機制、重塑中長期經濟增長動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朝著更廣維度、更深層次、更大空間深化拓展。

  這是2018年上半年經濟半年報: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8%,連續12個季度保持在6.7%至6.9%的增長區間;高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6%和9.2%,分別快於規模以上工業4.9和2.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54.3%,高於第二產業13.9個百分點;新動能加快成長,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比規模以上工業快2.0個百分點……

  這些體現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的數據,不僅展現了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顯著成效,描繪了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健康底色,更是我們繼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的信心和動力所在。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中國紀檢監察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